首页>要闻要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四)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常委会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深入调研议政,包括制定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建立“上下联动、功能互补”的基层医疗服务新机制,抓好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推进军队文职人员队伍及制度建设,健全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推进工业遗产、丝绸之路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等。围绕创新社会治理提出具体建议,涉及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推动将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建立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新体制等问题。组织委员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下基层活动,面对面服务群众。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反映群众利益诉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就提高西部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水平、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加强和创新宗教事务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进行调研视察,举办政协民族宗教工作研讨会和民族界、宗教界委员反映社情民意座谈会,就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情况开展民主监督。做好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鼓励与少数民族群众、信教群众加强联系,促进民族团结与宗教和睦。
(五)深化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联谊,广泛凝心聚力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我们及时向港澳委员通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和政协工作情况,组织港澳委员考察内地中西部地区水资源保护、能源利用、文化旅游等,开展推动金融管理体制改革专题调研。进一步密切与爱国爱港爱澳社团及代表人士的联系和来往,支持港澳委员关心港澳青少年工作,举办“香港大学生、中学生夏令营”和“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力量。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组织政协委员与台湾民意代表互访,加强同台湾有关社会组织和团体的交流往来,大力宣导“两岸一家亲”理念。以河洛文化、黄埔精神、书画艺术等为纽带,增进两岸民众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开展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专题调研,促进两岸经济合作。邀请海外侨胞列席政协会议、参加政协活动,加强与重点侨团的联谊交往,开展海外华文教育专题调研,围绕相关重点工作建言献策。
(六)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常委会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工作总体部署,制定加强和规范全国政协对外交往工作的意见。务实开展高层交往,加强同外国相关机构、重要智库、主流媒体、知名人士等对话交流,深入宣传我国改革发展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加大“请进来”力度,壮大知华友华力量。围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营造稳定周边环境等召开国际形势分析会,开展重要涉外问题专题调研,为维护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对策建议。发挥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就涉藏、涉疆等问题阐明我国政策主张,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主权安全。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联系,与欧盟经济社会委员会合作举办第12次、13次中欧圆桌会议。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出席世界宗教和平会议第九届大会,参加亚洲宗教和平会议有关活动,加强与国际性、区域性宗教和平组织的友好交流。
编辑:付鹏
关键词:协商 工作 加强 人民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