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战理论 统战理论

把握精神实质 推动协商民主制度健全和完善

2014年03月28日 08:55 | 作者:陈益 | 来源:致公党中央网站
分享到: 

  当今,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人们政治参与的意识不断提高,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愿望日益增强,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国际国内新形势下,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需应对的挑战也更为严峻。因此,推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政党制度,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地方政协副主席和地方党派负责人,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我国协商民主的进程,推动地方政协、民主党派工作,是职责,更是历史担当。通过参加这期的福建省委党校举办的全省厅级干部轮训班学习,结合政协和民主党派工作实际,浅谈几点对学习贯彻精神、对健全协商民主制度的认识和体会。

  一、 我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代西方协商民主概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首先,其社会背景在于学术界对西方式选举民主的不满。其次,其文化背景,在于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社会现实。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或政治协商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包括民主党派结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制度上的创新。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区别在于:一是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历史进程不同;二是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兴起的现实背景不同;三是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性质、地位和运行机制不同。

  二、 我国的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特优势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协商 民主党派 精神 民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