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一辈子和农民在一起
——追记黑龙江省宝清县原政协副主席兼农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于海河
春风拂过东北一望无垠的田野,路边的农田已经翻耕,露出肥沃的黑土。再过半个月,玉米种子、水稻秧苗纷纷播下,广阔的三江平原定是绿染田畴,尽披锦绣。
春天来了。和农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基层干部于海河,却再也看不到熟悉的田园景象……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农民的苦”
黑龙江宝清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深圳市。
2003年,41岁的于海河来到宝清县最大的一个镇——七星泡镇当镇长。那时候,七星泡是全县经济最差、债务最多的一个镇,镇里光是欠饭店的“白条”就装了满满一编织袋,足有20公斤!
债务多,矛盾多,干群关系高度紧张,农民上访接连不断。来上访的群众有开口骂娘的,还有拎棍子、揣刀子的,镇政府三层办公楼窗户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
如此阵势,于海河不怯。他挥着手臂,朝走廊里的上访群众大声招呼:“来来来,大家都到我办公室排队,找谁最后还得找到我这来。”
于海河话不多,但有耐心,听每个上访人“诉苦”,一坐就是一天。从三年五年的旧事到十年八年的老账,他一件一件地记录下来。能解决的,马上办;不能解决的,慢慢地解释疏导。
住在七星泡镇上的老韩头是个残疾人,拄着拐杖为一笔旧账跑了20多年。上世纪80年代,镇政府买肉赊账,欠了他2万多元。镇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找谁谁不管,绝望的他几次想喝药自杀。
于海河在接访中知道这件事,一向温和的他在党委会上发了火。“老韩头都穷成啥样了,咱不仅没给他困难补助,还能欠着他钱?!”
在他的督办下,这笔钱很快补上。还按残疾人的最高标准给老韩头困难补助,办理了低保。
老上访户刘伟平感慨,“海河跟你掏心窝,你就算是块冰,也能给焐化了!”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于海河,父母是大字不识的农民,家里兄弟六个。在学校,别人家的孩子中午有苞米面饼子吃,老于家的哥几个只有黑黑的野菜团子。
经历过苦日子的于海河常念叨,“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农民的苦。假若我父母有了委屈去上访,遭到了推诿、慢待,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即使我满足不了上访人的诉求,我也得让他们心里暖和点儿。”
“只要是农民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
在北方,杨树随处可见。不挑地、不用肥,在哪儿都能活。于海河就像棵杨树,组织安排到哪儿就去哪儿,富山乡、龙头乡、尖山子乡、七星泡镇、夹信子镇……他工作的足迹遍及大半个宝清。
2010年,于海河从乡镇书记上调宝清县农业局当局长。
得知这个消息,几个相熟的村支书都为他高兴。“农业局毕竟是县里的机关单位,工作大概不会像乡镇那么忙、那么苦了吧?”
他们不知道,当了农业局长的于海河,要为全县农民操心,工作更忙了。
2011年5月中旬,望着田里稀稀疏疏的玉米苗,朝阳乡灯塔村村民盖东飞坐不住了。她贷款20万元、承包的16垧地全部播下“嫩单8”玉米种,没想到出苗率极低,这年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血本无归。
“假种子坑人呢!”购买了这一品种的村民联合起来,向种子店讨说法。但种子店老板根本不认账:“种子没毛病,你们爱上哪儿告上哪儿告去!”
盖东飞和村民们抱着“干仗”的准备,嚷嚷着去农业局找局长说理。让盖东飞没想到的是,这个走路有点瘸的局长,带着他们数次往返哈尔滨和宝清之间,给他们请律师、做鉴定、打官司,历时一年多,为受害的42户农民讨来124万元补偿款。
事后他们才知道,这家种子店的前身是农业局下属单位,老板曾把10万元现金送到于海河办公室,请他不要再为一帮“不值个儿”的农民忙活,被于海河愤然拒绝。
出生农家的于海河不讲究穿戴,一向朴实,却有个看上去挺时髦的白色耳机。原来,他手机24小时开机,找他谈工作、反映问题的农民太多,时间一久手机热得发烫。
他常常对着耳机那头说,“你放心,只要是农民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
编辑:付鹏
关键词:于海河 农民 宝清县 农业局 一辈子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