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回归真我为爱而行
———杜聪和艾滋遗孤的故事
社区互助的求索
2005年,两个受智行资助的大学生到基金会做暑期工。杜聪说,孩子们的感恩令他动容,更让他看到了一种可实现的、持续发展的互助模式,“在此之前,我只是有社群互助的理念,这两个孩子的行动,真正让我看到了在实践中推进的可能。”
2009年,智行基金会与雅高中国一同启动“爱启未来”项目,致力于为中国受艾滋病影响的妇女和儿童提供生活及学业上的资助。杜聪告诉记者,他们在河南上蔡建了一家小型工厂,雇佣当地艾滋病家庭的妇女制作环保袋,雅高集团旗下大中华区的90余家酒店负责销售。购买环保袋不仅能为饱受艾滋病折磨的妇女提供一定收入以维持生计,同时,该项目的利润部分在除去成本后将直接投放到智行助学项目中,用来帮助更多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
截至目前,“爱启未来”项目获得的各项收入超过10万元,生产环保袋46000多个,为40余名高中生提供了3年的学费及生活费。据了解,培育艾滋遗孤成为面点师的海上青焙坊同样成效喜人。如今的智行,虽然依旧面临筹款压力大、农村办公室难以聘到合适的年轻人等问题,但社区互助的模式已渐趋成熟。杜聪说,以前智行让孩子有机会读书,现在则更多地希望帮助社区,同时致力于慈善和企业结合,播种更多善的种子。
十几年的经验累积,杜聪期盼能够同更多人分享,他把这看成自己的社会责任。每年,他会做50余场的大学演讲和NGO分享,同时指导3个草根公益组织。杜聪希望,不仅要让智行发展好,更应该让经验传承,帮助更多的慈善组织。
编辑:罗韦
关键词:杜聪 智行 孩子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