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云南重金治湖 治理速度跟不上污染速度 省政协委员公开呼吁
南都记者 王骞 20年,639亿元治污经费的预算,仍未能让昆明滇池摆脱重度污染的困扰。政府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治污模式,是滇池水难清的根本原因。眼下,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抚仙湖、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洱海,正受到同样的治理模式困扰,面临污染危险。
“现在滇池治理的加速度已接近污染发生的加速度,但历史欠账多,即使接近变好的拐点,水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云南大学生态学教授段昌群说。他更担心洱海和抚仙湖,它们的“治理速度还没有跟上污染速度”。
“不能让抚仙湖成为第二个滇池。”在今年初的云南省两会上,云南省政协委员公开呼吁。今年5月,大理州环保局局长李继显也公开表示:洱海正处在一个临界点和敏感期,稍不留意就会成为第二个滇池。
在人均水资源匮乏的云南,这些高原湖泊是数千万人口的水源地。2007年起,滇池已不再作为昆明人的饮用水源。而如何避免抚仙湖和洱海成为第二个滇池,需要重新审视政府的治理模式。
巨资治污
滇池治污经费高达639亿,但多项治污工程效果被质疑
7月2日,昆明市西山区王家堆村,面积约40亩的滇池湖面上,漂着绿漆般的蓝藻,一股腐臭味飘荡在村庄上空。堤岸另一侧的池塘里,水葫芦开着紫色的花,铺满水面。两名正在清理湖面的村民说,这次蓝藻暴发已有半个多月,是南风把蓝藻从滇池外海刮到这里———滇池北侧靠近城区的位置。
“年年都这样,天晴时特别臭。”对王家堆村67岁的杨秀珍来说,已习惯了这样的滇池。她记得30多年前,滇池里可以洗澡、抓鱼,湖面上还开着星星点点的白色小花。仅仅一代人的时间,滇池已面目全非。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滇池 洱海 仙湖 湖泊 省政协委员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