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对待慈善不能害怕“肥水流了外人田”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捐了1500万美元给哈佛资助中国在美贫困留学生,他挨骂了,而且狗血喷头。为啥不捐给中国大学?为啥拿在中国挣的钱去取悦外国人?在许多人眼里,潘石屹此举简直是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的小丑行径。
中国有句老话:枪打出头鸟。3年前马云荣登富豪榜时,就被网友炮轰没像巴菲特一样为慈善捐出大量个人财产。而实际上,马云真的没捐吗?马云说,他花了很多钱,做了很多事,但是一直保密。7年前福布斯慈善榜被迫夭折时,就揭开了中国企业家在慈善事业上的烦恼。高调要挨骂,你干嘛捐给别人,你钱来路不正,你是想避税;低调还是要挨骂,你那么多钱不回报社会,没良心。与其当靶子,企业家更愿意只做不说。
一些很少捐款甚至不捐款的网友,骂那些捐再多都要挨骂的企业家,是很让人寒心的。钱是企业家自己的,他要怎么做慈善,去帮助什么人,是他的权利和自由,不应被任何人左右。做慈善如果背离了本意,变为道德的裹挟和逼捐,就会打击热衷慈善的人们。许多人看比尔盖茨捐给全世界几百亿美元,毫不吝惜送上掌声。而放到中国企业家身上,捐点钱给国外,就当狗熊看,这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是不是有点狭隘了。只能别人帮我,不能我帮别人,这说不过去。何况,你怎么知道潘石屹们没在国内行善呢?
就算是世界首富散尽家财,也不可能救济所有穷人。可哪怕他只帮到一个人,都体现了慈善价值,而不构成“你为什么不帮其他人”的罪过。慈善首先基于自愿和自由,基于社会对付诸行动者的尊重。真正的推动,不是谩骂捐款人,而是给他们一个没有顾虑的环境。眼睛不要总盯着别人,先看看自己的慈善体系是不是阳光透明的,是不是让人信心满满的。如果不是,那就好好改;如果是,那自然会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家乃至全球慈善人士的关注。因为慈善是无国界的,善款只求帮助,不在乎你是哪国人。
编辑:曾珂
关键词:潘石屹捐1500万美元 资助中国在美贫困留学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