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应对埃博拉我们已有准备

2014年08月11日 09:58 | 作者:李木元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关注:

  南京青奥会应进行必要检测

  南京青奥会将于8月16日开幕,届时将有来自疫区国家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进入我国。 “埃博拉出血热属于烈性传染病,而且有传入我国的可能性,南京青奥会应对来自西非国家和地区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徐建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既是为了我国人民的健康负责,也是对全世界人民的健康负责。

  宋树立对本报记者透露,国家卫计委、国家疾控中心非常重视此事,已经与江苏和南京青奥组委进行过沟通,但是预防工作还是以地方为主。

  不过,徐建国认为,控制传染病传播是国家的大事,必须从国家范围内进行,应由国家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来负责,不是哪个省自己的事情。

  疫苗研发是战略问题

  随着埃博拉疫情在西非蔓延以及两例美国医生感染埃博拉病毒,美国“紧急”放行埃博拉疫苗人体试验。此前新华社也报道,目前正在研发的少数几种埃博拉药物或疫苗,主要集中在美国。

  “事实上,我国也在进行埃博拉疫苗的研究,比如军事医学科学院的陈薇研究员。”徐建国表示,控制一个传染病需要检测、监测、治疗、预防,而疫苗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他认为,疫苗是否研发成功,是不是应用,什么时候应用,怎么应用,那是另外一回事,而是否做出布局那是战略上考虑的问题。

  相关链接:

  我国考虑建更大的细菌性传染病监测网络

  徐建国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关于细菌性传染病的实验室监测网络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正在考虑建立更大的细菌性传染病监测网络。

  “提升传染病应对能力的关键是提升检测能力、监测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 徐建国介绍,从检测能力来说,就是病人来了之后可以很快的检测出来,这有两个指标:一是传染病专项可以实现3天内初筛300种常见病原体,包括一部分罕见的病原体,这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二是如果遇到更难对付的问题,由国家级技术支撑单位,比如说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可以筛选3000种以上病原体,实现对未知的、难以检测的病原体的检测,这两种情况是过去所没有的。

  监测能力就是看病原体的变化。徐建国说,通过传染病专项监测网络实验室可以对传染病症状进行监测,并对我国病原体的变化进行了很好的了解,这是我国以前所没有的。

  徐建国强调,科技支撑能力,包括应急研究能力、诊断试剂的研发能力、疫苗研发能力等。近年来,传染病重大专项对包括H1N1、H7N9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的疫苗、诊断试剂的研发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使传染病疫情防控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最重要的能力的提高就是在我国出现应急传染病事件的时候,我们的应对能力。以H7N9禽流感为代表,包括发现新的病原和应急研究提出的有效策略,使得2014年我们能够很好地控制H7N9疫情。(李木元)

编辑:于玮琳


01 02

关键词:埃博拉病毒 卫计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