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李娜马云无人“仇”
上周新闻多,有两个红人“爆红”——体坛第一“富姐”李娜宣布退役;阿里巴巴上市,马云荣升“中国首富”。
网上网下,说这说那。我发现,关于马云,这时候争议还有一些,主要是由于他与某些意见领袖的政治立场差异。另有个别人提醒公众,阿里的最大股东是日企云云。关于李娜,过去有争议,赞美她和反对她的理由其实一样——据说她获胜后不“感谢国家”,据说她跟体育管理部门彻底决裂。但她在退役声明中,既感谢了国家,又感谢了孙晋芳和家乡体育局长,争议的前提也就完全不存在了,纸媒网媒都只剩下一片祝福声。
几乎没有人质疑他们的财富。
他们是大变革时代用自己的奋斗实现“中国梦”的典型,成功主要凭的是能力、智慧、闯劲和机遇。他们挣多少钱,有人羡慕,没人嫉妒恨。马云的同学不会因为当初自己的学习成绩比他好,而有啥想不开。乒乓球、羽毛球国手也不会攀比“世界冠军为何同牌不同价?”连国足的那些“臭脚”们挣钱比他们多,他们也都没意见——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别说像李娜、马云这样凭本事发财的人不曾被人“仇富”,就是那些完完全全凭运气暴富的人,譬如某人买彩票中了大奖,大家羡慕他“狗屎运”,也并不会起意要“打土豪”。多年来中国的股市如赌场,散户赔赚全凭手气,赔了的并不恨赚了的——这也是一个事实。
虽然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以“均贫富”为号召的造反,但那都是发生在相当多的民众已经活不下去的时候。只要日子凑合能过,只要富人不恃强凌弱,穷人和一般平民都不会跟富人较劲。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有上千年“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因此高度警惕民众仇富。其实用不着。中国老百姓倒是一直有“嫌贫爱富”、“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深厚传统。谁要是发了财,三亲六戚的都上门打秋风,如今可能还要加上有些陌生人写信求助,希望帮孩子治病的等等。这些大都属于“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并不是要均他的贫富——这些其实都是国情民情常识。
很多年来,很多学者和媒体人老拿“仇富说”来批评老百姓,恐吓决策者。老百姓对某些人利用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暴富有意见,总被指责为“仇富”、“民粹”。政府每欲出台惠及民生、缩小差距的政策,总被说成是“劫富济贫”。这些强烈、激烈的批评声音,动机很不错,理论很先进,就是论据不太凿实。
不过,好在大家都欣赏李娜、马云的致富之路。当每个有天分又够努力的“邻家小妹”都有机会成为李娜,每个不安分又够聪明的“穷小子”都有机会成为马云,公平与效率就是一对互相促进而非互相抑制的关系。当李娜和马云这样的人受激励,试图通过侵吞、贪腐、欺诈致富的人受打压,就说明这个社会充满健康活力。反过来,社会上每多一个张新明、丁书苗这样的污点富豪,就可能失去一个马化腾、马云这样的干净富豪。为了给民众多一点正向激励,舆论也不应把所有的富人打包,“逢富必保”,再无中生有地批评百姓“仇富”。
编辑:曾珂
关键词:李娜 马云 李娜退役 阿里上市 中国首富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