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他就是娃儿们的安全桥”
———山村老人27年义务护送孩子过河上学
罗光林撑竹筏送孩子们过河上学
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可久镇腹地,二夹河在这里蜿蜒流淌。星山村的孩子们要去上学,必须渡过河流抵达对岸,再步行六七里路才能到达红旗小学。
11月初的二夹河,河水依旧奔腾不息。村民们告诉记者,水浅时,孩子们能从河中间的几十个“跳蹬子(河水中间凸起的石块)”上走过去。汛期水深时,只能依靠竹筏过河。无论哪种方式过河,对孩子们来说都有着不小的风险。
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孩子们由家里的老人照管,老人们又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每天接送。
幸运的是,有一位家住在河边的老人,27年来风雨无阻,护送孩子们过河上学。老人叫罗光林。
27年的守候
在二夹河边,记者看到,乡亲和孩子们平时过河的“跳蹬子”上表面湿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河里,特别是在汛期,湍急的河水会淹没这些“跳蹬子”,但附近星山村的娃娃们却每天要到河对岸的红旗小学上学。
几十年来,几代上学的孩子们都要从这些“跳蹬子”上走过。远远看去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水上漂”,但只有走在水中的人才知道每一次都有多忐忑。“我们不是勇敢,我们只能这么过河。”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幸运的是,从27年前起,每天上学和放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人守候在河边,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年幼的孩子过河。这一守候,罗光林老人27年来从未间断。
“每天坚持护送村里的娃娃们过河上学,究竟护送了多久,我自己也记不太清楚了。”罗光林说。
但是村民们记得很清楚。
“我敢肯定不会少于27年了。”学生家长李正朝说。67岁的李正朝已经当爷爷了,从他的5个子女开始,就是每天由罗光林护送过河上学的。现在他的两个小孙子也到了上学年纪,依旧还是罗光林护送过河上学。“坚持了27年,他是娃儿们的好爷爷,他就是娃儿们的安全桥。”李正朝说。
“我送的第一批娃儿,好多出去读了大学又结婚生子了。”罗光林笑着对记者说,“我经常开玩笑,说我是送完老子又送小子。”27年来,他护送过的学生超过300名。如今老人已年近六旬,每天依然要帮村里的30多个娃娃过河上学。
今年14岁的周庆月曾多次被罗光林护着渡河上学,“罗爷爷一只手紧紧护着我,另一只手用竹竿探路,一点一点挪着过河”。被罗光林护着过河,周庆月心里很踏实,跟她有同样感觉的还有村里30多个上学娃。
对罗光林来说,每次背着孩子过河都是一次心理考验:“我心里不能慌,有时水会比较急,我走得很慢,过一趟要10多分钟。”他说,这么多年来,孩子们没有一次落水,这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谈及为什么要承担起护送义务时,罗光林说年近6旬的自己至今没结婚,也没子女,“每当看到村里这些可爱的娃娃,我就觉着他们就是我的子孙”。
人渐老,心未了
每年汛期来临,河水猛涨,“跳蹬子”就被淹没到水下。这时候,孩子们上学,就完全依赖于罗光林撑竹筏送他们过河。
在湍急的河水中撑竹筏,充满了危险。“但是没有办法。”罗光林说。
在使用竹筏前,老人还尝试过其他的过河方式。
“最开始我花了120元钱买了一个挖掘机的大轮胎,打满气就当做过河工具。”罗光林说。
但使用轮胎过河,孩子们的双脚不可避免要放到水里,且轮胎的方向并不好控制。后来罗光林果断放弃了用轮胎渡河。
接着,他又选用农村里收稻谷的大木桶充当过河工具。“我把家里的木桶搬到河边,让孩子坐在里面,再用竹竿划过去,”罗光林说。但木桶的方向同样不好控制,最后,他才选择了制作竹筏,由自己当船夫送孩子们过河。
去年,在接送孩子的途中,罗光林不慎摔倒,腰背受伤,让他成了四级残疾,也落下了后遗症。“现在,不管是背娃娃,还是撑竹筏,只要用力腰背就开始疼。”
随着年岁渐老,罗光林渐感体力不支。尽管如此,罗光林仍咬牙坚持了下来。但在坚持的背后,他仍然担心,当自己走不动的时候,娃娃们该怎么办?
最好的解决方案当然是能够建一座可以安全通行的便桥。但建造一座便桥最少也要十几万元,这远远超出罗光林以及乡亲们的承受范围。
高县又是贫困县,县乡财政捉襟见肘。罗光林老人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爱心人士能帮他搭建起一座便桥,让乡亲们和娃娃们能够安全过河。
“村里有桥了……”
幸运的是,罗光林27年护送娃娃过河上学的义举在网上传播后,感动了很多人,数千爱心网友纷纷捐款。
短短半月时间,通过腾讯乐捐平台已募集善款8万元。但这距离为罗光林老人和孩子们建座桥所需资金尚有差距。
事情随后有了转机。江铃汽车在看到罗光林老人的义举后,马上联系中国扶贫基金会,表示愿意出资为爱心老人圆建桥心愿。
经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调研,建造一座便桥所需资金在20万元以上。
江铃汽车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江铃·溪桥工程专项基金出资12万元,与爱心网友一起为爱心老人圆梦。高县和可久镇的政府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落实设计及施工单位,筹措配套资金,动员乡亲们投工投劳,保质保量建设便民桥。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离“跳蹬子”大概400米的地方,将建起一座步行桥,孩子们今后可以从这里从容地步行上学。更加可喜的是,当地政府已决定在附近再建设一座公路桥,打通这里的公路交通。
在爱心捐赠暨便民桥开工仪式现场,中国扶贫基金会和江铃汽车代表亲手将爱心网友及江铃汽车的善款共20万元交到可久镇政府代表手中。可久镇镇长表示,一定做好这座爱心桥的设计施工以及监督管理。在村民的见证下,这座汇聚各方爱心的便民桥当场奠基开工,罗光林老人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与此同时,爱心企业的代表现场将1万元慰问金交到罗光林手中,用来改善老人的生活,治疗老人落下的伤病,老罗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地嘟哝着:“村里有桥了,村里有桥了……”
■相关访谈
“继续做好事,
还想去北京看看”
记者:您27年来送孩子过河,有没有遇到过危险?
罗光林:有啊,不止一次。我记得最险的一次是山洪暴发,水面涨得很快,有个女娃儿被困在河中间的“跳蹬子”上,非常危险。我跳下河,扶着孩子,摸着石头一步步地过了河,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像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
记者:既然这么危险,您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罗光林:危险是有的,但孩子们的平安最重要。我是个老党员,村里的年轻人很多都出去打工了,我不能看着孩子们过河发生危险。
记者:这次媒体报道了您的事迹,村里马上会建桥了,以后您不需要再冒着危险送孩子过河了,有没有卸下重担的感觉?
罗光林:以后不送孩子们过河,但我还是要坚持做好事。我觉得,身边的人们都很需要我,比如帮助老人背东西、帮乡亲们干活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记者:您有什么心愿?
罗光林:我心里有个愿望,想去北京看看,要是能得个奖就更好了,这将是我获得的最大回报。
编辑:曾珂
关键词:山村老人27年义务护送孩子过河上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