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相关头条相关
新常态下看明年
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展望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
阅读提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对当年经济形势作出总结,对下一年经济工作进行定调,并对下一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作出部署。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被视为是“中国经济年内最后一件大事”,更是在“新常态”思路提出后,首次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此,多位全国政协委员11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展望2015年中国经济走势,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找准新的增长点……
主动适应新常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同时提出要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思路是保证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基调没变,但在方法和风格上有很大不同,且令人满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监事、东方资产前总裁梅兴保表示。而展望明年经济形势,梅兴保持乐观态度,在他看来,在我国经济结束几十年的超高速发展、进入中高速发展态势后,不能再去靠拼资源、扩大刺激和盲目上项目来拉动经济增长。应主动适应新常态,从重速度转为要质量,在节约资源、调整结构的同时,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除了容忍经济增速回落,还要容忍一些产业或项目停下来,趁此机会把过剩产能压下来,淘汰落后生产设备。”
进入新常态之后,就业率一直被外界视为我国经济有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数据。对此梅兴保表示,过去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要保障100万人的就业;反之,如降低1个百分点,会造成100万人失业。而现在,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超第二产业,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更重要的是,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每上涨1个百分点,能够解决的就业人数更多。而要使就业率持续增长,未来还应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中涉及众多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表示,虽然今年名义GDP增速放缓,但结合CPI数值偏低,因此扣除通胀因素,我国经济实际增速并不低。展望明年,黄泽民预计,明年经济环境要好于今年。“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主要特征,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经济稳健发展,部分改革红利政策释放;另一方面,经济空间格局的优化,给我国一批具有优势的产业创造了新的机会,比如‘一带一路’建设,今年获批的很多铁路建设项目,明年都会得到推进和落实,对整个建筑产业也会形成刺激。这一点在资本市场已经有所体现。”
优化经济结构格局向“三大战略”要红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
对此,梅兴保表示,“一带一路”可以被视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层次和更深的领域,同时也是跨区域、跨流域乃至跨国界的经济发展布局,这需要在宏观上放开视野。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需要政策制定者做好统一规划,更需要一个有力的执行团队。“比如在长江经济带,一些水利设施的推进需要几个省份协同作战,应该有一个强有力的统筹机构来规划发展,实现这一地区水利、电力以及环保产业的协同发展。在这种协同发展中,还会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梅兴保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成钢表示,地方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健康发展在未来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地方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的情况依旧存在,而要焕发地方经济的内生动因,使地方经济走出房地产‘绑架’的怪圈,就需要下大力气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生态。”他同时提出,民间经济是国家经济最为基础的部分,要优化民间经济的发展环境,同时要通过鼓励青年一代创新创业实现保就业、促增长。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政协委员展望 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