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呼格吉勒图案追责启动 网民呼吁第三方介入
看似皆大欢喜的呼格吉勒图案(以下简称“呼格案”),却不那么一帆风顺。呼格案公检法办案人员全部接受调查、呼格案部分参与办案人员名单曝光、呼格案真凶赵志红曾写偿命申请为其喊冤……12月16日,随着众多媒体的推动,网民言论已不局限于点“赞”和点“烛”。
46. 9%网民对公检法调查追责点赞
16日的舆情,随着媒体的持续追踪不断变化。其中呼格的弟弟那句,“(办错案的人)我都不会原谅他们!”引发了网络的共鸣。
从12月15日19时至16日19时,中青舆情监测室随机抽样了2000条与“呼格案再审宣判”相关的网民观点(已合并转发信息、删除无观点信息,部分网民意见含多个观点,故意见总数大于100%——记者注)。结果显示,71.3%的网民关注呼格案问责的进展,相关词频达1164次。其中,46.9%的网民对内蒙古自治区公检法全面调查追责点赞,并督促“及早惩治炮制冤案的‘凶手’”。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网民表示,“支持严查办案者!给呼格家一个交代,给法律一个交代,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给后人一个交代!否则相关责任人无法处理,判无罪也意义减半。”
还有网民认为,追责不能“黑箱”操作。
“需要将细节公之于众。”网民“Desiree_Lulu”认为。
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的高中教师刘义杰发文指出,要重塑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就需要对冤案制造者追责,“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此类观点占关心问责网民数的36.6%。
21. 8%的网民呼吁“第三方介入”以免“官官相护”
21. 8%的网民表示,对内蒙古公安、法院系统的“自我追责”不信任。
网民“珍藏时间记忆”提出,内蒙古警方应当集体回避对呼格案涉案警员的调查,改由其他省份或机构重启调查程序,继而逐步起诉、判决,方显公正。
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网民对“追责”高度关注,反映出公众对正义的渴望,也意味着人们对司法机关的期待。2014年,多起冤案昭雪,点燃了网民心中的希望之火。需要注意的是,七成网民的关注,也意味着舆论风险。如网民对结果失望,则舆论有偏离理性发展的可能。
也许正如网民“跳大神”在微博上的感慨:“诚然,官方调查只启动了一天,内蒙官方宣称,一切都需要等待调查结果,这符合法治精神。但是,官方需要明白,我们等待‘草菅人命’者付出代价,已经等了9年。”
62. 1%的网民关注“国家赔偿”,26.6%网民提出要“追偿”
16日,众多媒体报道呼格吉勒图家人或获百万国家赔偿,在具体支付时,还会考虑呼格父母的生活费等。
一时间,“呼格案国家赔偿会有多少”、“国家赔偿怎么赔”等问题,都成为网民热切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统计中发现,62.1%的网民关注“国家赔偿”。
对于媒体得出的104万元、140万元等金额,31.7%网民表示,“赔的太少了”。“一条人命才值100多万,真的太廉价了。”网民“crystal_叶小叶”这样评论。网民“殇阙寒”认为,在这样的赔偿下,“犯错误的成本真低廉,难以杜绝冤案再现”。
与此同时,26.6%的网民呼吁进行追偿。
“用公民的税款来补偿渎职人员的错误,这不公平!反对用纳税人的钱为当年办案人员的错误买单,应当谁的责任谁赔!”网民“幻想美梦成真”的观点更加激烈。
网民“落落千金报”认为,国家应向渎职人员索赔,同时,“要国家赔偿,也要让责任人赔偿。”
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国家追偿,与法有据,但在多起冤假错案的新闻报道中,却很罕见。
预测未来,赔偿与追责必会成为舆论的持续焦点,与其到时再在舆论压力下进行追偿,不如一鼓作气,及早宣布,以改变网民“正义必须倒逼”的印象。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呼格吉勒图案 网民 第三方介入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