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农工党中央建言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纪实
原标题:农工党中央建言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纪实
“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地区。”“破解京津冀环境复合污染困局,三地必须突破行政区划和条块分割的掣肘。”……4月2日,农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研讨会”,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副主席何维出席。来自京津冀三地的农工党省级组织和环保部门负责人以及生态环保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为京津冀环境保护一体化支招。
作为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界别特色的参政党,农工党长期围绕“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这两条主线履职建言。近年来,农工党对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问题十分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开展了一系列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程。
建议直通“中南海”
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近年来雾霾频现,给区域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农工党从2011年就开始关注区域大气治理问题。当年,农工党中央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呈报了一份关于完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监测评价体系的建议,提出尽快将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这一建议得到重要批示,2012年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就纳入了PM2.5和臭氧。
此后,农工党中央在京津冀环境保护一体化的基础上,将议政建言的领域拓展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2013年,农工党中央向中共中央呈报了《关于积极应对区域灰霾污染的有关建议》,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指出“建议很有价值,应认真研究,出台有力举措,为实现‘美丽中国’发展目标作出应有贡献”。李克强总理和张高丽、刘延东、汪洋、马凯副总理也分别做出批示。在这一建议的积极推动下,当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采纳了农工党中央关于PM2.5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区域联防联控、京津冀等重点区域重点治理等主要建议。
2014年,农工党中央联合地方组织在京津冀地区开展了深入调研,呈报的调研报告《关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关工作建议》得到张高丽副总理批示。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农工党中央将调研成果转化成了多篇提案,《关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体系的建议》《关于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金的建议》等,为京津冀环境保护建言献策。
通过信息专报、调研报告等形式,让建议直通“中南海”,农工党中央的参政议政成果得到了重视和采纳。“今年农工党中央大调研的题目定为‘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利用’,我们已赴河北开展前期调研,希望通过调研多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何维说。
三地联合调研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我们有共同的责任,为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献计出力。”农工党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刘迎的一番话引起与会人员的共鸣。2014年,农工党北京市委会牵头,邀请农工党天津市委会和河北省委会、农工党中央生态环境工作委员会,就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问题开展联合调研。
去年3月,京津冀三地农工党组织成立“完善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制体系”课题组,并召开开题筹备会。在三地农工党组织的合作下,形成的《关于制定京津冀区域清洁空气条例的建议》和《关于制定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建议》通过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转呈北京市主要领导。中共北京市委书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调领导小组”组长郭金龙、北京市政府副市长张工先后批示并责成协调小组办公室、北京市环保局主要领导组织研究落实。
在随后的几个月内,课题组先后在北京、天津、河北开展实地调研,分别与三地环保、交通、发改委、农业等部门的负责同志进行座谈,还实地走访了石家庄环境监测中心、大气梯度监测站等。9月份,通过调研形成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体系的调研报告》等终于出炉,上报各地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后均得到高度评价。
“大气污染治理不是一个省市能独自解决的问题,只有开展大规模区域性联合治理,才能取得更好成效。”农工党河北省委会副主委王福强认为,推进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离不开三地农工党组织的合作,联合调研让参政议政更有效率。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农工党 京津冀 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