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赵本山的喜剧脸谱:丢弃中国农村传统底蕴
底层、喜剧,无疑是赵本山最好的代名词。在辽宁大学关于“区域文化与辽宁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课题中也提到,这种来自底层和民间的气息为当下的中国观众创造了一种亲切和安稳的气氛,让他们对自己庸常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种认同感。
不管是刘老根、马大帅等农民形象,还是真实的东北农村的生活场景,又或者是“二人转”式的插科打诨,都体现出了一种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间文化的特征。喜剧化的处理方式规避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也放弃了对生活本质的透视和揭示。
祝东力认为,赵本山的喜剧化风格,农民一方面作为落伍于时代的弱势群体,另一方面又小黠小坏。这样,他扮演的人物,一方面很卑微,另一方面又不值得同情,结果就成了不会产生痛感,也不必给予人道同情的纯粹的喜剧对象。
赵本山显然明白,逗乐观众才是演出的最主要目标。“观众爱看”“为大众服务”一直是他的口头禅。“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学习也累,生活也累,所以对喜剧要求简单了,他们不想在看的过程中分析这个分析那个,笑就是笑,一句话也许就笑了”。赵本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
幽默的语言、夸张的肢体、无底线的自嘲、相互的揶揄讽刺,都成为赵氏喜剧逗乐观众简单粗暴却有效的元素。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赵本山丢农村底蕴 赵本山 中国农村传统底蕴 春晚 刘老根大舞台 赵氏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