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新疆皮山地震救援全面展开

2015年07月07日 10:58
分享到: 

  

1

 

2

 

  7月3日9时7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北纬37.6度,东经78.2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随后,皮山县又发生了多次3级以上余震。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灾情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

  皮山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喀喇昆仑山北麓,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1811.6公里。

  截至发稿,皮山地震救援工作紧张有序展开,从中央到当地,正全力解决受灾群众住宿、饮食、医疗等方面的困难。

  7月3日,民政部根据灾区需求,紧急从中央救灾物资喀什储备库向皮山地震灾区组织调拨3200顶帐篷、5000床棉被、5000件棉大衣、3000张折叠床和3000个睡袋等中央救灾储备物资,帮助做好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工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紧急下拨2000万元应急救灾资金,调拨1000顶帐篷、2000床棉被褥、2000件棉大衣;和田地区调拨500顶帐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向十四师皮山农场紧急调拨100顶帐篷,并安排油米面等救灾物资运往灾区,全力支援灾区做好救灾工作。

  7月3日晚至4日凌晨,在新疆皮山县6.5级地震中受灾较严重的城区和乡镇,被紧急安置在应急帐篷中的受伤群众正在接受医治,被褥、食品等救灾物资已有序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各方力量正全力救助。

  在皮山县人民医院院内广场上,紧急搭建的近20顶帐篷专门收治受灾群众。医院给每名受伤群众都明确指定护理人员,外科负责人承担全天监护任务。医院院长闻斌介绍说,截至3日晚,共有27名地震受伤群众在此治疗。医院还准备了解暑降温用品,并做好了防疫工作。

  在皮山县第一中学临时安置点,救灾官兵迅速搭建了应急帐篷,从附近乡镇转移至此的受灾群众,经历了一天的余震和酷暑,晚间安静地在帐篷里休息,不少人已睡着,只有分发食物、查看群众伤情的工作人员蹑手蹑脚地穿梭其间。

  从附近乡村转移到这里的海热尼莎·阿不都热合曼老人,回忆起地震的情景依然心有余悸。她说,地震发生时,自己正在院里喂羊,在土坯房里休息的老伴儿却被压在瓦砾下,“孩子们都不在身边,幸亏村干部及时赶到,把他救了出来,不然……”

  在皮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正将各地运来的面粉、大米、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搬进这里的临时仓库。皮山县委常委、纪检委书记杨荣奎说,帐篷、被褥等急需物资一到就被立即分发至各安置点,目前临时仓库已无存货,其他物资将根据救灾需要及时发放。

  此次地震震中位于皮山县城和皮西那乡之间,呈北西走向,皮西那乡、固玛镇两地受灾情况严重。在皮西那乡,3日夜间已有200顶帐篷运抵,乡里设置了5个安置点,重点安置村中房屋破损严重的村民,地震导致该乡1人遇难,30余人受伤。遇难者是村里的一位孤寡老人。由于长期患病在床,村干部阿不力孜·买合苏提一个月前主动把老人接到家里赡养。地震发生时,老人正在凉棚下避暑休息。“木头搭的凉棚一下就塌了,我们赶紧把她救出来,可是人已经不行了……”阿不力孜·买合苏提难过地说。

  在多个乡村,不少土坯房出现不同程度损坏,但近年来修建的抗震安居房基本完好。在固玛镇,村民阿提汗·巴克家的8间房屋中,4间新建的抗震安居房丝毫无损,而其他土坯房都有损坏,其中一间墙体倒塌近半,豁口处大块泥土脱落,露出红柳扎成的墙体支架。阿提汗·巴克看着无法居住的老房说:“还是抗震安居房结实,这次塌掉的房子以后也要盖成那样的。”

  入夜后,在不少村中路上不时能看到村干部、村警组成的巡逻队,挨家挨户走访排查,反复叮嘱村民不能回房取财物,晚间也不能留宿屋内。在皮山县城,许多市民选择在社区广场上打地铺过夜。一家商铺的老板阿卜杜热依木把毛毯铺在马路边,充当他和妻子的临时“驻地”。他还把店里的矿泉水和方便面搬出来,免费分给周围邻居,“面对灾难,我们相互帮助,一定能渡过难关”。

  7月4日凌晨,载有各类物资的车辆仍在不断开往皮山县各安置点。当地众多干部和救灾官兵彻夜未眠,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本报综合报道)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新疆皮山地震 救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