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抹杀抗战 李登辉“媚日”背后闪现“台独”魅影
原标题:抹杀抗战 李登辉“媚日”背后闪现“台独”魅影
1944年,日军迫害台湾原住民组建的高砂义勇队,强迫他们参加日军的侵略战争。
1937年,台湾屏东佳冬萧家后人萧道应(左一)与挚友聚餐商讨筹组医疗服务团,返回大陆参加抗日战争,其曾祖父萧光明是1895年组织乡勇抗击入侵日寇的客家领袖。
新华社发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近日媚日卖台言论不断,在日本右翼媒体上发表的最新文章,更是公然称日本为“祖国”,出格言论引来海峡两岸山呼海啸般的批驳。“数典忘祖”、“认贼作父”、“颠倒历史”、“卖台可耻”,几乎每个声讨都是逃不脱赖不掉的。民愤之大,连岛内亲绿媒体都只敢拿出“言论自由”挡箭牌来变相奥援。老态龙钟的李登辉不惜厚着脸皮冒天下之大不韪,背后一定有更深的政治目的,那就是借媚日为包藏的“台独”张目。所以我们一方面批李登辉恋日媚态,另一方面更要祛“台独”之魅。
从“哈日风”到反课纲
日本战败时,台湾有个女学生回家问祖父:“我们亡国了吗?”祖父用烟杆敲了下女学生的头,然后纠正她,“是我们中国人打赢了”。
这是原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坚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曾在台湾做语文教员的郑坚认为,李登辉媚日固然可恨,但他和陈水扁早就私下小动作不断。李扁时代推动“去中国化”教育,相当一部分台湾年轻人不了解台湾历史,不了解祖辈从哪里来,不了解先辈抗日史实与爱国传统,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混乱。
如今李登辉媚日在岛内还有部分“知音”。比如有反课纲学生就问,如何印证台湾慰安妇是被迫的呢?从早期的“皇民史观”开始,到如今台湾的“哈日风”由来已久。李登辉之流在台上时,正是利用“去中国化”加上岛内年轻族群对日本流行文化的仰慕,为“台独”理念披上一层有魅力的外衣,逐渐成功洗脑。郑坚表示,为岛内年轻人所受教育感到悲伤,连日本首相安倍都无法否认的殖民统治事实,却在前段时间的反课纲运动中,被台湾青少年藐视。“现在也需要有人敲年轻人的头!”
更为严峻的是,台湾《观察》杂志社负责人纪欣认为,“李登辉的理念已经被‘台独’分子充分吸收。”从这次的反课纲微调运动来看,统派学者在大学和中学校园内式微,缺乏青壮力量补充。如果继续缺乏统一声音的制衡,李登辉们在岛内再发媚日和“台独”谬论时就会更加肆无忌惮。
抹杀抗战“引日抗华”
台湾著名作家赖和,一生坚持穿汉服写汉字,坚守民族气节,宣扬抗日思想,曾两度遭日本殖民当局逮捕入狱。他虽未能看到台湾光复,但在临终前写下“天道还形自有时,留此双睛一看之”的诗句,表达了对两岸抗日斗争必将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心。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天道还形”大半个世纪之后,竟有前台湾当局领导人给殖民统治歌功颂德,甚至睁眼说出“台湾对日抗战不是事实”的瞎话,玷污了抗日先贤和爱国仁人志士的民族气节。
从赞赏小林纪善美化殖民统治的《台湾论》,到日前窜访时歌颂日本“在台湾建立了近代化的管理体制”,李登辉美化殖民统治的劲头,很容易让人联想他患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陈星说,台湾当年参加抗战的大有人在,日本据台期间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这在相关史籍中有大量记载,李登辉不是不知道这些史实,不过在病态的“台独”心理下,加上“借重外邦”的需要,选择视而不见或者进行歪曲性美化。
台湾2016选战正处在关键节点上,以“台独教父”自任的李登辉要谋求所谓的政治定位以及后2016时代的政坛影响力。然而,岛内的势力已经不足以支撑,转而想通过媚日言论,一方面支持心底认同的“祖国”日本,另一方面拉日本投桃报李做他的支持者。通过所谓“引日抗华”,继续为“台独”张目。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抹杀抗战 李登辉 媚日 台独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