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超越现实的纪念
全国政协委员为抗战纪念活动及抗战文物保护建言记事在委员们看来,以史为鉴,才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共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0年前,中华民族经过8年浴血奋战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70年后的今天,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和阅兵仪式。这一令世界瞩目的胜利庆典,牵动着民众的目光,也牵动着众多政协委员的心。
铭记是最好的告慰,一个民族对待昨天的态度,往往决定着她今天和明天的走向。近年来,众多全国政协委员都在关注和思考这段全民族抗战的血泪史,从表彰抗战老兵到抗战遗址保护、加强宣传,委员们通过不同方式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一些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采纳。在委员们看来,以史为鉴,才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共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反思历史才能着眼未来
从1949年至今,新中国一共举行过14次阅兵,均为国庆阅兵,而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的阅兵式,这还是第一次。阅兵仪式上,将首次出现包括国民党老兵在内的抗战老兵身影。此前一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还为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及其遗属颁发了纪念章。
看到这些“第一次”,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颇感欣慰。两年前,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葛剑雄提交了一份提案,他在提案中说,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应该隆重纪念,做好各项筹备工作。葛剑雄提出了8项建议,包括修订相关史料、设立史料馆,授予幸存的抗日老战士终身荣誉和礼遇,整修纪念设施和陵墓,与台湾、海外协调或联合举办纪念活动等等。
负责提案承办的中央宣传部在书面办理回复中,对葛剑雄的建议逐条作出回应。其中,对于葛剑雄提出的授予幸存抗日老战士和有功人员终身荣誉和礼遇,中宣部回应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安排中,中宣部将参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适时建议请有关部门对国内健在的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和爱国将领进行慰问,继续提供生活等方面的优惠待遇,适时建议请有关部门授予部分抗战功臣终身荣誉。对于葛剑雄提出的“尽可能与台湾、海外协调或联合举办纪念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中宣部表示,将适时建议请中央统战部、外交部等部门邀请部分海内外爱国人士、抗日将领或其遗属、国际友人或其遗属,来我国参加有关纪念大会。现在,这些建议已成为事实。
“这些年来,我们的社会在进步,历史观念也在进步”,葛剑雄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族在反抗侵略的大旗下团结起来、不屈不挠斗争的结果,并得益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理应让抗战老兵、海内外爱国人士和国际友人共享胜利。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葛剑雄最近出了一本关于抗战的随笔集——《我们应有的反思》。抗战胜利50周年、60周年时,葛剑雄也曾发表过以反思为主题的文章。这些年来,历史专业出身的葛剑雄从未停止对抗战相关史料的研究,他的感悟也越来越深刻,“俄罗斯每年都要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的庆典,日本每年也有纪念原子弹爆炸的仪式,我希望国家纪念抗战胜利的阅兵仪式能够逢五、逢十定期举行。”葛剑雄说,要通过这种方式提醒国人永远不要停止反思,反思历史,才能着眼未来。
其实,这些年来,还有不少像葛剑雄一样的全国政协委员,通过提案的方式时刻提醒国人勿忘国难。
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议经表决,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同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公祭日的首倡者是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赵龙,2005年,赵龙就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的提案》,他在提案中写道:“希望每年此日,在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遗址举行公祭活动,并以法律或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使世界永不忘记,让国人永世铭记。”此后几乎每年两会期间,赵龙都会在不同场合反复说起自己的提案,而且,他还提交了众多关于抗战主题的提案,包括《关于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升格为国家纪念馆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关于对侵华日军暴行重要见证人进行抢救性保护的建议》、《关于扶助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建议》等。赵龙说,他始终相信,设立国家公祭日是早晚的事情,“当年提交提案时,我就觉得会有这样一天。”在赵龙看来,国家公祭具有现实意义,又是超越现实的,因为这是一段要永远纪念的历史。
编辑:付鹏
关键词:抗战 全国政协委员 抗战纪念活动 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