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如何发掘传统手艺的新价值
卡洛斯·克拉维利作品《小羊》
柔软的羊毛经过精心揉搓,成为雪白的圆球,再加上其中“长出”的脑袋和四蹄,变成了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呆萌小绵羊。在乌拉圭著名手工艺人卡洛斯·克拉 维利(CarlosClavelli)手中,每一只小羊都有着独无一二的毛发和神态,虽然线条简单,但其细腻的做工和传神的形态,让人忍俊不禁。
不只是这些呆萌小羊,在近日举行的2015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核心板块“设计城中城”展览中,来自公益组织“稀捍行动”的羌绣工艺品、“自然造物”的中秋月饼礼盒、R.G.F咖啡买手店搜罗的欧洲餐具和雅瓷茶器等一大批手工艺作品集结亮相。
卡洛斯·克拉维利作品《牛》
“手艺新价值”是2015上海设计周专门策划的板块,其参展组织、设计师、展品堪称历年最强阵容。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曾经势弱的手工艺,突然 以一种逆袭者的姿态,重新回归大众视野。手工艺人、设计师、公益组织乃至政府机构,都是其背后的强大的推手。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副秘书长、上海设计之都 活动周组委会副主任何炯表示:“我们整合了长三角甚至全国,以及部分在传统手工艺与设计相结合的全球性实践与成果,设计周上展示的不是一个个设计产品,而 是传递产品背后那些值得继续传承的手艺、文化与故事。”入新的活力。这其实是一个互相哺育和启发的过程。城里的设计师希望能找到更多的元素作为设计灵感, 当地的手工艺者需要城里的生活方式审美能让手工艺产品有进一步提升。
“自然造物”的中秋月饼礼盒
照见传统的新生
在卡洛斯家门口,南美第二大河拉普拉塔河悠然流过,成群牛羊是这片土地上最生动的风景。“绵羊生性好奇,当你站过去,它们会一个挨着一个站着,转过 头来打量你。”这种人和动物的亲密关系,通过他双手的温度表现得惟妙惟。从卡洛斯描述他的萌宠绵羊的天真语气中,人们不难理解,手工艺作品的吸引人之处, 在于它完好地保留了令都市人想往的生活方式痕迹。卡洛斯传承的编织和木刻手艺来自其故乡,原汁原味的古老工艺加上切合现代人“萌宠”审美观的造型,由他所 开发的包括绵羊等作品在内的“乡村风景”设计线在全球大受欢迎。
当匠人为古老的传统注入新鲜血液时,往往都能令指尖的艺术重新绚烂绽放。中国首家以农人手艺人为核心聚合分享平台、致力于发掘民间工艺的组织“自然 造物”,在展览上带来的中秋礼盒,也是一枚开启古老工艺新生之门的钥匙。这款礼盒中包含了由凸版老机器制作而成的贺卡、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木活字印刷制 图、安徽宣城泾县手造纸、植物染工艺和拼布工艺。一个看似简单的月饼盒,俨然成为了江南乡土手工艺的集大成者,沉淀了几代技艺人淳厚的匠心。“我们的运转 模式并不复杂,整个团队定期去农村寻找手工艺,将这些工艺转化为生活日用品,通过定制向农村下单,把所得的利益反馈给农人和手艺人,给农民足够的尊重和帮 助。”“自然造物”创始人张书雁说。
R.G.F 咖啡买手店的合伙人则希望人们能够在适当的环境之中发掘传统手工艺之美。他们在展览现场特意布置了充满复古韵味的法式铁艺咖啡坊,好让观众一边沐浴阳光, 喝着咖啡,吃着茶点,一边品鉴欧美日独立设计师的手工创意小物以及Vintage款式的手作精品,一派摩登复古的生活情调。
R.G.F的日本制木餐具
幕后的设计力量
除了匠人和买手之外,各种机构组织、设计师、媒体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手工艺回归大众生活。最早行动的设计杂志《Wallpaper》,每年夏季推出 的手工艺特刊,让当红设计师和手工匠人通力合作,已经在设计界颇有影响力。在国内,朱哲琴发起的“世界看见”行动,设计师杨明洁力推的“新手工艺”项目, 设计杂志《家居廊》的“灵感生活”展览,公益组织“稀捍行动”、蒋琼耳的“上下”品牌、也都在推波助澜,成为手工艺新生的幕后推手。
不久之前,在“稀捍行动”和PACC举办的羌绣设计师培训项目上,沪上知名设计师、本土时尚品牌Helen Lee 创始人李鸿雁与来自四川阿坝地区羌族绣娘代代相传的古老手工艺亲密接触后,灵感顿生。于是,艳丽粗犷的羌绣为轻巧的藤椅披上了秀丽的装饰。按照李鸿雁的话 来形容,对于两者能够顺利地结合,她也有些意外。因为他们发现,最后羌绣这种装饰本身也是藤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粗犷的十字绣针脚正好和藤编的肌理契合。
发现羌绣另类百搭气质的,还有首饰设计师吴宗桓、服装设计师秦旭。前者将羌绣的色彩和风景简化抽象处理之后,一改羌绣的质朴,打造出了华丽的首饰。而秦旭则以羌族素绣为题材,吸收了其中的传统图案石榴花和秋海棠,集大山屹立之神韵,创作了定制礼物《大山之托》。
《家居廊》“灵感生活”展览策展人严宓认为,除了让设计师在作品中更多吸收手工艺元素之外,让普通人通过触摸手工艺作品也是推动手工艺回归的重要途 径。在“灵感生活”展览上,她将手工艺设计的原材料半成品摆放在开放的空间里,让观众随意触摸,让设计师的手工艺再造作品显得更加平易近人。正如上海设计 之都促进中心副秘书长何炯所说:“我们在倡导设计追求唯美的同时,也希望设计走向大众,融大众的行为于设计之中,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让大众受 益,为人类造福。”
羌绣藤椅 摄影/任玉明
“自然造物”的十方巾 摄影/任玉明
孙信喜《家居廊》编辑总监
中国人接触当代设计仅有二三十年时间,欧式的、美式的,西方的新鲜事物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但彼时,我们却忽略了自己骨子里的东方基因,疏于对传统生 活方式和文化的挖掘。喝茶、品香,这些生活方式是东方人骨子里的情怀。在放眼全球之后,很多人才意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开始探讨传统更符合中国人理想的 居住状态和生活方式。而手工艺正是东方人审美趣味的重要载体,让东方设计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域设计。手工艺与当代设计的结合是大势所趋,这种双赢的模式不 仅会让东方设计重新崛起,也会让手工艺焕然新生,真正成为具有存在感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杨明洁知名设计师、“新手工艺”项目发起人
在浮躁的当下,蕴含匠人精神的传统手工艺堪称奢侈品。不过,现在,有影响力的奢侈品几乎都源于欧洲,而中国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手工技艺即使保留至今, 大多也是对前人的复制。这和长达百年的中国社会设计断层有关。我发起的“新手工艺”项目,正是希望通过对中国传统手工再设计,使其贴合现代人的生活。我们 团队对各地的缂丝、纸伞、走银、制陶等手艺进行实地考察,已经完成了包括“板凳上的风景”等手工艺再设计作品。其实,我们需要复兴的不只是单纯的技艺和记 忆,也是一种有品质的生活美学。
米城“稀捍行动”联合创始人
传统手工艺植根于中国文化,对现代设计来说相当于是一个丰富渊博的灵感库,在文化传承、美学沉淀、工艺延续等多方面都对当代设计师会有很大启发。比 如羌绣的传统纹样、色彩搭配等等都是非常好的现代设计元素。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用新的审美来给传统手工艺注入新的活力。这其实是一个互相哺育和启发的过 程。城里的设计师希望能找到更多的元素作为设计灵感,当地的手工艺者需要城里的生活方式审美能让手工艺产品有进一步提升。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传统手艺 新价值 上海设计周








巴西圣保罗贫民窟发生火灾 居民洒水参与灭火
世界最长单球铰转体高架桥完成转体
NASA航拍地球“素颜”照令人震撼
黑龙江代表团抵达北京
北爱尔兰将举行议会选举
经济合作组织呼吁加强地区互联互通
西班牙港狂欢节落幕
纽约举行2017军械库艺术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