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动态书画动态
张光宇艺术展将于11月19日开幕
相关链接
1. 海上风情
张光宇于1914年从无锡来到上海读书,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张光宇才离开上海,他和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受京剧武生张德禄和新舞台置景主任张聿光影响,张光宇喜爱上了京剧,并在此后不断以京剧为主题,创作了大量作品。他的早期作品许多都是海上风情的体现,对于研究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文化极具价值。
2. 时代新声
张光宇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文坛尤其是美术界的主将,他的大量作品以深刻影响大众生活的杂志封面和报刊的插图、电影海报等形式出现,他与艺术界的同道朋友们共同铸造了民国上海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
3. 艺术战士
张光宇是上海漫画界的标志,他的大量漫画作品极具讽刺性和现实意义,直指当政的达官显贵和社会不公平现象。当日军侵华的脚步步步逼近时,张光宇创办了《抗日漫画》杂志,发表了《七七和切切》等名篇,他的艺术生涯在民族大义面前,体现了一位艺术战士的节操。
4. 中国包豪斯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面对世界性的现代主义运动风起之时,以张光宇为代表的艺术家在设计领域同样做了先锋式的探索。张光宇的字体设计、封面设计、图案设计、家具设计、海报插图设计等伴随着大量出版物走进大众生活,成为中西艺术融合发展的经典案例,堪称”中国式的包豪斯”,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
5. 东方迪斯尼
张光宇在艺术成就上不能忽视的是他对动画电影的探索和开拓之功。他1945年创作的《西游漫记》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后来说:“余作西游漫记时深受各种影响,如编剧、分幕以及色彩的运用等都加以注意,所以后来有人称为花花绿绿的一大套,简直是五彩卡通片云。我说这样亦佳事也,所以后来美术片厂请我设计大闹天宫的人物造型时就比较的熟练了。但这里要注意的,我不是专门模仿所谓西洋的东西,其中是有我们的民族特色在内质之(1964年为梁任生题字)。
正是有了张光宇、万籁鸣等艺术家多年的准备,动画片《大闹天宫》才得以取得成功。张光宇在动漫、动画领域的诸多探索正是中国动画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6. 新中国美术设计师
张光宇于1949年12月来到北京,担任了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代理主任,开始参与了一系列新中国的重大美术设计工程。张光宇是国徽设计组的主要成员,并且是在国徽上采用天安门形象的提议者。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里,张光宇耗费了大量的心力,他每日忙碌,从国家庆典到室内设计、徽章设计、邮票设计、礼仪用品的设计、出版设计,张光宇发挥了全面的才华,为新中国的美术设计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7. 光宇风格
“张光宇是真正由技进道的大艺术家,他的艺术最鲜明特点是内方外圆,圆中寓方,方中寓圆。这是中国从古代青铜器、玉器,到后来金石书法美学上的重要规律,被张光宇继承过来,加上他的现代艺术修养,又加上他独特的艺术语言,天才地发扬光大了,形成了‘张光宇风格’,也成了‘装饰风格’的代名词”(张仃先生语)。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张光宇艺术展 张光宇 《西游漫记》手稿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