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合理用药合理用药
抗生素能治愈感冒?60%的人都错了!
健康头条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国对抗生素耐药问题,已进入攻坚战。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刚过去的一周(11月16日-22日)为世界首个提高抗生素认识周,16日当天世卫组织发布一项针对12个国家民众的抗生素耐药性理解调查,在1002名中国受访者中,有61%误认为抗生素可治愈感冒和流感,超过半数受访者误认为若身体感觉好转则无需按完整的处方服药。由此可见中国公民对于抗生素耐药性的认识不足以及缺乏应对意识。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卫生系统与卫生安全组组长马丁先生(Martin Taylor)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谈到,“抗生素耐药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对广东如此,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如此。”来自WHO的资料显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遏制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到2050年,这一问题可能导致每年上千万人死亡。
现状:意识到耐药严重,却仍乱用抗生素
上个世纪初,世界上三分之一人死于肺炎、结核、肠炎及腹泻。今天心脏病和癌症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因肺炎和流感死亡的人数则不到4.5%。这是人类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抗生素取得的重要成果。而现在人类却又走到了事情的另一个极端: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的出现及广泛传播。
WHO为此提出设立世界首个提高抗生素认识周,同时发布公众对抗生素耐药性理解调查报告,报告涉及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和抗生素耐药性的知识等多方面,涵盖巴巴多斯、中国、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尼日利亚、俄罗斯、塞尔维亚、南非、苏丹和越南等12个国家,共有大约1万人参加了这一调查。大部分受访者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途径和危害存有误解,并不认识如何应对及防止抗生素耐药性持续发生。此类问题在中国尤其突出。
中国的抗生素滥用之严重,一度被誉为“吊瓶大国”。马丁援引权威数据介绍,“过去10年中,中国半数以上门诊患者获得了处方的抗生素,这远远超过世卫组织建议的限值(30%以下)。”
本次中国有限样本的调查显示,5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过去六个月当中服用过抗生素;74%的人表示,他们所服用的抗生素是由医生或是护士开具的处方;有5%的人表示自己是从网上购买的。
三分之二(67%)的受访者熟悉“抗生素耐药”这个词,四分之三(75%)表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问题之一”。 83%受访者还表示,农民应该少给动物吃抗生素,这为调查中该问题回答比例最高的国家。马丁先生介绍,虽然这表明中国人对抗生素耐药的认识水平比较合理,但对抗生素使用的认识却较低。“中国61%受访者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感冒或流感”,完全无视抗生素对病毒无效这一事实;“中国53%的受访者认为病情好转就可以停服抗生素”,而不需要完成整个疗程;“中国35%的受访者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头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中国的调查结果与其他国家的结果整体一致,这揭示了帮助人们认清事实的重要性”,马丁表示,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1月16日-22日首个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致力实现的目标。WHO发起“慎重对待抗生素”全球运动的目的是提高公众、决策者、卫生和农业专业人员的认识,并鼓励他们采取最佳做法,以避免抗生素耐药性的进一步蔓延。
分析:“全民围剿”让门诊抗生素处方量下降近半
在此次WHO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在解决全球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方面的努力受到肯定和赞誉,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里克罗夫特高度评价,中英两国达成协议,将共同投入约10亿英镑资金进行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研究。这项协议将对全球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肯定与赞誉背后,是持续多年对抗生素的“全民围剿”。
2011年中国政府启动了一个为期三年的全国行动,重点改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抗生素合理使用。2012年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确保我们朝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目标持续进步。“史上最严限抗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也在今年8月实施。
马丁先生介绍:“由于这些推动抗生素合理使用的专项行动,从2009到2012年,住院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比例从68.9%下降到54%,而外科手术中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也从95%下降到44.6%。与此类似,门诊患者收到抗生素的比例也从22%下降至14.7%”。
在一轮又一轮的抗生素整治风暴之下,民众对“抗生素”“耐药”等词已是高度敏感。早前,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姚振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发布一项研究经媒体报道就引发公众热议和担忧,其研究团队在广州地铁7条线路上采集了320个乘客常触碰位置的样本,检测出2.5%的样本含有“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这种细菌对抗生素有较强抗药性,一旦感染最严重时可致死亡。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是广州特有的问题,马丁介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耐药被证实与抗生素使用密切相关。推动抗生素合理使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根本办法。在入院时对患者进行筛查、将携带菌株者与不携带者分隔开、表面消毒、保持正确的手卫生等,这些感染控制措施都有助于防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耐药菌的传播。
马丁谈到:“抗生素耐药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对广东如此,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如此。”不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患者,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预期:“限抗令”不止在人身上,动物、环境亦如此
不仅是人用抗生素,养殖中的兽用抗生素使用也一度失控,其危害并不低于医疗滥用。
路透社11月18日报道称,来自中国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从中国人和猪体内采集的细菌(包括具有传染性的细菌样本)中,发现了一种能对终极抗生素产生强耐药性的新基因——mcr-1的基因。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柳叶刀·传染病》。科学家称这一发现“令人担忧”。
马丁表示,抗生素耐药的原因很多,包括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抗生素,这可以发生在医疗环节,也可以发生在畜牧业、水产养殖和种植业。根据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今年6月发布的研究数据,2013年中国消费了16.2万吨抗生素预期:
“限抗令”不止在人身上,动物、环境亦如此,是全球总量的一半,其中48%用于人,其他用于农业环节。
遏制抗生素滥用、对抗耐药,医院之外还有更大的战场。马丁提出,“所有国家都需要有一个全国政策,承诺政府、卫生系统、社区等各相关方携手,调动资源,遏制抗生素耐药。这必须基于“健康一体”的模式,既包括人类健康也包括动物健康,并要充分认识到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生态系统健康之间是有机结合的。”
■相关链接
减少抗生素耐药,我们能做什么?
抗生素在养殖畜牧业滥用一直是中国民众关注而担忧的问题,“当我们规范用药、规范治疗时,却发现所吃食物中、饮用水中等等仍有抗生素残留时。该怎么办”。面对民众这样的困惑,马丁先生表示,“世卫组织对个人的建议主要是为了减少抗生素耐药,所有人都可以采取的具体行动”,具体包括:
1. 只有在专业医务人员开具处方时才服用抗生素。
2. 即便感染好转,也一定要按疗程服药。
4. 不要把自己的抗生素分予他人。
5. 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感染:常洗手、避免密切接触病人、及时接种疫苗。
编辑:赵彦
关键词:抗生素 治愈感冒 限抗令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