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对“抹黄”城市说不
旅游大巴车上,导游绘声绘色地描述外地游客来丽江“艳遇”的故事,有的游客听得津津有味,对此反感的游客,怕“扫兴”只好装没听见;微信朋友圈里,大理的“风花雪月”的浪漫被歪曲为“风月”,暧昧的调调在客栈推广等软文中时有所见;甚至在某些“新锐媒体”上,“走婚”等传统习俗被猎奇式地解读,总以引起读者的“遐想”为目的。这种有意“抹黄”一个地方的倾向,在其他省份也不鲜见,“西门庆故里”“叫春的城市”等都出现过。
无疑,这种戴着有色眼镜的“总结和提炼”,是对一个地方文化的扭曲和污蔑。以大理和丽江为例,这里风景优美、生态良好、气候宜居,拥有丰厚的民族和历史文化积淀。
舍弃“丽江殉情”“大理望夫云”等纯洁动人的故事不讲,专门追腥逐荤编“现代故事”,这种“抹黄”其来有自。许多商家和经营者出于商业炒作的目的,用挑逗性的语言没有底线。一些游客一到远方的景区像是换了个人,在酒吧里纵酒狂欢,这种“宣泄式”的旅游消费也滋生了“桃色土壤”。个别文化、旅游从业者甚至管理者觉得“抹黄”言论和行为无伤大雅,听之任之甚至推波助澜,不去激浊扬清,让健康的城市形象被蚕食消磨。
“抹黄”城市对当地的影响是有形和巨大的。前段时间有媒体曝光了个别旅游城市酒吧里“酒托”的乱象,不良商家利用“桃色地带”干起了诈骗、胁迫的违法勾当,严重损害了当地旅游市场环境和城市形象。在旅游业和服务业都面临深刻转型升级的今天,“桃色城市”的形象,无疑会成为牵制产业升级乃至束缚发展的绳索。
当然,无风不起浪,一个地方的“民间”口碑和形象不良,也会折射出城市管理的不足。当地管理者除了反省和改进管理举措,还需要以更强烈的文化自觉,大声向“抹黄”城市说不,甚至运用法律手段爱惜和保护自身声誉。旅行社等相关从业者须加强行业自律,自尊自爱,引导而不是去迎合少数游客的低级趣味。而个别喜爱炮制概念的“新锐媒体”和自媒体平台,最好多一份尊重,多花精力挖掘历史和民族文化,提升文化形象,少些浮光掠影的心态和笔调,才无“吃官司”之虞。
在自然光谱中黄色和绿色相邻,在过渡区分别不明显,而在社会意义上,二者不能相容。城市尤其是旅游城市向我们敞开怀抱,慷慨地分享其美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爱她,就请不要伤害她,并对“抹黄”她的言论和行为大声说不!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抹黄”城市 旅游文化


挪威北极圈小镇的“街头涂鸦艺术”
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庆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陕西大熊猫喜添仨“男宝宝”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举办香港回归20周年图片展
葡森林火灾死亡人数升至64人
蒙华铁路连云山隧道全线贯通
日内瓦大喷泉点亮“蓝灯”纪念世界难民日
白俄罗斯举行坦克双项赛 “钢铁巨兽”展示魅力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