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91岁老太织19件手工毛衣 捐贫困地区儿童(图)
原标题:91岁老太织19件手工毛衣 欲送贫困地区儿童(图)
李奶奶正在织毛衣。
从2012年开始,李亚平奶奶每年给贫困地区的孩子织毛衣
91岁的老奶奶织了19件手工毛衣
你能帮帮她找到需要的孩子吗
杭州北山街道沿山河社区的花园里,不少老人坐在一起聊天。李亚平老奶奶是里面年纪最大的一位,已经91岁高龄了,大家聊天,她的双手没有闲着,紫色的毛线在指缝和木针中游走,谈笑之间,丝毫没有影响进度。
这次李奶奶是有事相托,她带着记者来到家里,搬出一个收纳箱:“这里是19件毛衣,都是我织的。你能不能帮忙找找,哪里的孩子可能需要,我就寄过去。”
19件毛衣和91岁的老奶奶,背后有个特别温暖的故事。
玉树的孩子反馈给李奶奶的照片。
从2012年开始
每年给贫困地区的孩子织毛衣
“我可是一名解放军呢。”李奶奶的故事,要从1949年她参军开始说。她在部队里结识了老伴,两夫妻复员到了杭州,育有三女一男。1998年,老伴过世,李奶奶的日子一下子冷清很多。她积极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生活一点也不孤单。
李奶奶从年轻时候就心灵手巧,她指着客厅墙上的那幅全家福说,“第一排最右边的是我的外孙女,看见她穿的粉色连衣裙了吗?那是我亲手做的。”李奶奶说,当年子女的好多衣服只能自己做,她最为骄傲的是织毛衣,“什么花俏的样式我都能织出来,女儿会织毛衣也都是我教的。”
那么现在为什么织毛衣?要从2012年,李奶奶去贵州支教一年的外孙女回来说起。
“她说那边特别穷,上学的孩子都吃不饱、穿不暖,长得特别小。”李奶奶说,当时听的时候,心都揪在一起了,就想为贫困的孩子做些事情。
她让住在临安的二女儿网购了一些毛线寄到家里,她先把毛线全部晒一遍,再和保姆两个人绕成团,才开织,“好久没织了,一开始,手有点生,还会织错针,总之速度很慢。”2012年年底,老人一个人织了10件毛衣,全部寄给了外孙女支教的那所学校。
过了很久,老人收到一叠贵州寄过来的照片,有单人照,有集体照,瘦瘦小小的男孩女孩穿着崭新的、还有些肥大的毛衣,一张张翻过去,老人觉得值了。
她没有就此止步,2013年,二女儿也加入到了织毛衣的队伍,母女俩一共织了52件毛衣,一起寄到了玉树山区。没过多久,又收到了一批照片。
去年,老人同样织了一批毛衣,寄给了山区孩子,可是一直没有等到反馈的照片。“多少件我忘记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寄丢了,我老是想着有没有帮到孩子们。”
前几天老人做了白内障手术
说“只要能动,就会织下去”
这19件衣服是她今年织的,“我怕自己又给弄丢了,所以想请你们帮忙,看看哪里需要这些毛衣。”李奶奶说,新闻上总是出现有些地方的孩子生活困难,“就希望他们能好好读书。”
翻看李奶奶委托的19件毛衣,颜色都比较鲜亮,织得针脚细腻,花色也很美,适合小学2、3年级的孩子穿,其中有3件背心,这些毛衣都是李奶奶一针一针亲手织的,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前几天,老人做了白内障手术。她说,可能和织毛衣也有关系,白天有事情的话,她就会在晚上赶毛衣。
不过女儿说,只要老母亲开心,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作为子女的就应该无条件支持。老人也表示:“只要能动,我就会织下去。”
钱报也在此寻找有爱之人,如果你知道哪里需要这批毛衣,请拨打钱报热线96068转1,让李奶奶的毛衣能够传递温度。也许,一年又一年,贫困山区的孩子身上,穿着一件来自年过九旬的老人亲手织的毛衣,不昂贵,却很温暖。
本报记者 杨茜 本报通讯员 丁晶晶 曹菁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91岁老太织19件手工毛衣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