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司法救助金不是司法懒政的遮羞布
司法救助金,旨在资助一些因为案件受害而陷入贫困的人们。2014年1月,中央政法委、财政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6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近日,一则报道也显示,这项工作在江西开展两年以来,已救助了700多位司法案件的困难当事人。
命运动荡,现代社会各种复杂因素的叠加都可能使一些人的生活发生突然变故。一些“因案返贫”的当事人更是如此。这些意外和健康问题、自然灾难问题导致的贫困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因为突发变故而遭受无妄之灾,理应成为人们同情和救助对象。因此由政府出手救助他们具有正当性,符合人们的道德观念。
大体上说,政府向民众支付款项有三种情形,一种是履行政府的公共职能,向民众提供公共产品;第二种是政府行为对民众造成了损害,以国家赔偿形式弥补过错;第三种就是各类旨在扶弱助困的救助金,这类支付并不是以政府有过错为前提。这三类支付有着不同的逻辑。这三种情况中,政府分别扮演了民众的代理人,行为的责任人,慈善者。这三种角色奉行不同的政治伦理。尤其是后两种角色,虽然表面上看,都是政府向特定人支付经费,但是行为性质却有根本区别。假如政府要支付的是第二种赔偿金,却以第三种慈善者的面目出现,则可能仅仅是为自己的过错遮羞而已,而并不是体恤穷困者。
要区分这两种情形,关键就在于认清国家是否造成了特定人的贫困。假如无妄之灾与政府无关,则是救助;假如有关,则应属于赔偿。在目前国家赔偿和行政责任法律框架下,有许多情形并未包括在内。因此许多情况下,无法明确政府支付款项到底属于赔偿金还是救助金。
不可否认,民众无法要求国家高效处理每个案件。受制于客观条件,总有一些案件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也必然存在司法机关主观上因素导致案件处理出现问题,使一些人陷入困境。即使是政府过错造成当事人受损的案件中,也存在一些无法道明具体哪些环节出错,具体应该由谁负责的情形。对于这类情形,现代政治伦理下是以政治问责和社会救助的方式补偿当事人,不同于政府直接赔偿的其他案例。此时至为重要便是一定形式上的政治问责。只有这种压力的存在,才能促使政府恪尽职守,最大限度实现政府职能,避免使民众受损。
总而言之,缺少问责的司法救助,有可能会成为司法懒政的遮羞布,将人为的后果伪装成命运的造化。这样的救助当然有一定作用,但却迷失了问题的焦点。
□叶竹盛(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司法救助金 司法懒政


田径——世界挑战赛:博尔特百米夺冠
首届世界智能大会天津开幕
“海蓝鲸”号正式投入运营
挪威北极圈小镇的“街头涂鸦艺术”
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庆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陕西大熊猫喜添仨“男宝宝”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举办香港回归20周年图片展
葡森林火灾死亡人数升至64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