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北京两会专题报道 2016北京两会专题报道
【独家】委员就“十三五”期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答记者问
北京市政协全会举行记者会 热点覆盖“十三五”期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21日电(记者包松娅 田福良摄影报道)“未来大城市群精细化预报能力会逐步加强,24小时内的精细化预报能够精确到街区和乡镇,降雪、沙尘能够提高时效到24到48小时,雾霾重污染时效提高到72小时。”21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全会举行记者会,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气象局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此次记者会上,四位北京市政协委员分别对记者们提出的空气污染、“大城市病”、国家创新中心建设等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做出详细回应。
出席记者会的四位委员。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委员针对如何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提出要增加市民的幸福指数,让“获得感”从一个虚化的说法变得可以量化。在“十三五”期间,增加老百姓获得感,不仅仅体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需要逐步改善政府服务水平,促进办事机构工作的廉洁高效,保持优良的生活环境等,老百姓心理层面的舒适度也是获得感的重要体现。
记者会现场。
“在城市管理问题上,随着私家车数量不断增长,停车难问题逐渐呈现恶性循环的特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郑实委员坦言,停车资源严重不足和有关部门严格执法是一对非常矛盾的问题。首先是城市的合法停车位严重不足,再加上很多停车资源利用率低,逼得私家车不得不在道路两侧非法停车,而我们的道路执法部门又加大执法力度,使得矛盾越来越突出。“但我们又不能等到停车资源得到全面解决后再有效执法,在当前资源不足情况下,如何解决?”郑实建议,有关部门要分门别类循序渐进地进行管理,明确分片到户,然后有区别地进行精细化执法,对不同路段在不同时间采取弹性管理。
记者提问。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迎建委员呼吁北京中关村要从“电子配件”集散地转化为真正的“高科技”代名词。他认为中关村要抓住此次国家创新中心建设的契机,不断增加自身高科技基因,逐步引进高端人才,在十三五期间,为北京经济结构调整起到引领作用。
编辑:曾珂
关键词:北京市政协全会 举行记者会 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