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去产能后如何妥善安置职工?——听听工会界委员怎么说

2016年03月07日 10:01 | 作者:奚冬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奚冬琪) 2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化解过剩产能将造成一部分职工被分流安置。面对大量需要转岗安置的员工,如何妥善地安置好他们未来的出路,维护好他们的权益,成为了两会期间很多工会界别全国政协委员关心的话题。

“安置那么多需要转岗的员工,确实难度很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原总经理李长印一说到这个问题,语气中不免有些担忧。“虽然上世纪90年代我们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是毕竟时代不同了,大家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李长印的担心得到了很多委员的认同,全国政协委员、开滦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文学也认为:这次处理起来“异常困难”,尤其是在职工社会保障方面,必须要研究制定出一些非常细致的政策。“像我们煤炭行业,就应该建立退出长效机制,设立煤矿退出关闭基金。”

“我觉得现在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可能就是转岗员工的就业安置问题。” 长期担任中央企业监事会主席的全国政协委员闫克庆接过话题说:“今年,国家去产能,包括处理僵尸企业,其实涉及的最根本问题,就是职工的就业。所以一定要想办法扩大员工就业,包括继续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认为你这个观点非常好,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可能还需要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现在还远没到需要淘汰的时候。”对于闫克庆的观点,全国政协委员杨志明也表示赞同。

“现在有些企业用机械手、机器人代替员工,虽然我也认为产业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提升,但这些革新还是应该侧重于工艺方面,在人员上还是应该保证就业。这样才能把就业风险化解到最小,争取比较平稳地度过我们就业的最困难时期。” 闫克庆认为,在扩大就业面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转岗职工的培训,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国家有关部委,都应该利用一些设施,多提供培训的机会。“比如大专院校,就可以利用假期空闲出来的教室,选派一些教师,有针对性地来安排员工培训。”

编辑:薛鑫

01 02

关键词:工会界委员 妥善安置职工 去产能 化解过剩产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