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探究税负背后的疑问——代表委员把脉企业税负

2016年03月08日 11:30 | 作者:韩洁 姚玉洁 高敬 李鲲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企业为何感觉税负重?

从国家大账看,宏观税负并不重,但一些企业感觉却不同。两会上,有代表委员也反映税负较重的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减税降费,对我们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信号。”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认为,现在企业各方面税负确实很重,2014年集团上市公司利润13亿元左右,各种税费加起来也是13亿元左右,很多费税并不合理,比如增值税的附加税费。

据介绍,我国企业除了要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三项流转税,还要在此基础上缴纳13%的附加税费,包括7%的城市维护建设费、5%的教育费附加和1%的防洪费。“2014年,天士力的附加税费达1亿元左右。”闫希军说。

刘尚希认为,宏观看税负不高,但企业税感重,主要在于税收分布不均衡,有轻有重,造成有的企业痛感较明显;此外我国税制不完善,税基窄,传导到企业身上就可能感觉税负重。

在张连起委员看来,中国宏观税负总体合理,但结构上还有调整、完善的必要。直接税比重低,而间接税比重高,处于盈亏边缘和产业链低端的企业税负痛感强烈。

为企业减负还有啥招?

当前,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财政收支矛盾凸显,中国能否承受全面减税风险?专家认为,要结合我国国情继续推进结构性减税,合理把握减税节奏和力度,避免出现民生支出“兜不住底”的风险。

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包括全面实施营改增等一系列减税降费举措,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深表赞同。他很关注附加税费的减免问题。

李东生说,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市场需求增长不足,导致制造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制造业附加税费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如能解决,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认为,当前政府减费比减税的空间更大。“为企业减负,应该更多地注意税外,比如各种部门的收费等隐性因素造成的综合成本。”

“财政减收之时,正是全面规范收费、政府性基金管理难得的‘时间窗口’”。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建议,当前对提供普遍性公共服务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考虑调整或取消,同时应继续加大清理“红顶中介”收费的力度,推进使用者付费项目改革。(完)

编辑:王沥慷

01 02

关键词:代表委员 企业税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