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新农村建设呼唤“新乡贤”回归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都把“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还提到当下一个很热的词:“新乡贤文化”。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向来重视乡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乡贤,是对有作为的官员或有崇高威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社会贤达的尊称。当前,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人才的流失,让传统的农村地区在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经济发展、道德建设等方面出现了真空。在这一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呼唤着“新乡贤”的回归。
从现实情况看,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传统乡贤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维持地方风习,救助孤寡贫弱,推动地方公益事业等方面。今天我们提倡发挥“新乡贤”的引领作用,绝不是要历史穿越,而是要发挥他们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应有的特殊作用。
编辑:秦云
关键词:新乡贤文化 城乡协调发展 农村地区 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