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新常态下,以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2016年03月16日 11:31 | 作者:闫敏 | 来源:观点中国
分享到: 

创新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重中之重

全面梳理“十三五”规划,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与灵魂;“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是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是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落实新理念、实现新发展的主线。其中,创新被作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政府工作报告与“十三五”规划纲要均明确提出,将创新战略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目前已经达到55%左右。但是,我国“创新”领域仍然存在若干问题,不能有力支撑经济增长。

一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水平不高。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在汽车、飞机等支柱性产业发展方面,大部分核心技术与发动机生产仍然需要进口。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达到50%以上,精密装备中95%高档数控机床、信息产业80%的芯片依靠进口。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长期以来,中国企业沿袭赶超型国家以技术模仿为主导的科技升级路线,科技投入不足、自主研发意愿不强。尤其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企业利润大幅下滑,我国企业在研发、技改等创新方面的投入趋于谨慎。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报告,从创新意愿看,由于经济环境变化,企业家对增加创新投入持谨慎态度,在“增加创新投入”、“引进人才”的意愿上,2014年比2008年分别下降了11个和8个百分点。

三是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从创新环境看,目前在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创新投入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自有资金达到91%,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创新资金的渠道仍然不畅通。

编辑:秦云

01 02 03

关键词:创新 十三五 新常态 经济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