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九问菲律宾南海仲裁案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题:九问菲律宾南海仲裁案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白洁、杨依军、王卓伦
应菲律宾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将于近期作出裁决。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并推动南海仲裁案,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中国官方密集表态回应驳斥,学界、民间广泛关注。仲裁案由何而来?菲律宾强推目的何在?中国如何应对?……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梳理了各界关注的九个问题,并采访有关政府部门官员、法学专家、历史学者,就上述问题一一作答。
一问:南海仲裁案由何而来?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外交部照会中国驻菲大使馆称,菲律宾就中菲有关南海“海洋管辖权”争端提起强制仲裁,并声称其依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中国政府多次郑重声明,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提起的仲裁。
2014年12月7日,中国政府发表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全面系统阐述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以及仲裁庭对本案明显没有管辖权的立场和理据。
然而,在菲律宾执意推动下,仲裁庭仍然强行推进程序。目前,仲裁庭已完成对实体问题的审理,并将于近期作出最终裁决。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菲律宾长期非法侵占中国南沙岛礁并大搞建设。现在却贼喊捉贼,滥用《公约》争端解决机制单方面提起仲裁,是一种‘恶意起诉’和讹诈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研究员李国强说。
二问:菲律宾为何要提南海仲裁案?
据外交部条法司司长徐宏介绍,2013年1月23日,在菲律宾启动仲裁程序的第二天,菲外交部就发布了一份文件,明确把提请仲裁的目的描述为“保护我们国家的领土和海洋区域”,声称不要“放弃我们的国家主权”,把真实意图很露骨地讲了出来。
“菲律宾执意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实质目的是通过仲裁这种手段将其非法侵占的中国南沙岛礁据为己有,从法律上否定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马呈元说。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执行理事长曾令良说,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法律途径,“仲裁”乍一听是能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做法。而菲律宾的单方面行为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具有较强的欺骗性和迷惑性。
三问:中国对仲裁案采取什么立场态度?
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绝不接受单方面诉诸第三方争议解决办法,是中国的一贯立场。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立场和态度一直很清楚:不接受、不参与。未来裁决结果作出后,也将不承认、不执行。
曾令良说,领土主权争议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范事项;而关于海洋划界,中国政府早在2006年就根据《公约》规定作出了排除性声明。“虽然菲律宾对南海仲裁案进行了精心包装,但本质上都属于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划界问题。”
此外,将南海争议提交仲裁也违背中国同东盟各国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及中菲之间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解决争议的共识。
“菲律宾的做法一不合法,二不守信,三不讲理,对中国无约束力,不影响中国行使自己的权利。”李国强说。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菲律宾 南海仲裁案


NASA发现大型冰山崩解 正持续观察频率变化
法国举行巴黎连环恐袭事件三周年纪念活动
美国加州山火肆虐
第二届中韩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在首尔举行
堰塞湖泄流量快速增大 金沙江恢复贯通
以军打击加沙多地目标
大熊猫迎来了又一个雪季
欧洲央行称欧元区金融稳定面临三大风险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