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家庭医生”来了!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题:“家庭医生”来了!
新华社记者
家庭医生,曾被视为“高档生活方式”,而今正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与居民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为何国家如此注重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国的家庭医生和国外一样吗?有了家庭医生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吗?这一制度能否优化卫生服务体系、提升群众医改获得感?
健康“守门人”,生病了先问身边“医生朋友”
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刘玮和签约居民建立了一个数百人的微信群。他的代号是“跑步哥”。“大家有健康方面的需要,我就跑步送达。”采访那天,刘玮完成了20多户家庭上门服务。
“和私人医生不同,我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的签约居民,定期对他们进行健康评估,掌握他们的主要健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刘玮说,“这可不是什么高端医疗,价格非常‘亲民’。我上门服务一次,医保患者通常自付不超过10元钱。”
记者跟随北京市石景山区广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麻峪社区卫生服务站金国清医师和李娜护师,到刘荃(化名)家中出诊。李娜首先观察了刘荃尿袋中的尿液,接下来,金国清给刘荃体检,测血压、听心肺等。刘荃的女儿说:“对于我妈这种术后康复的病人,家庭医生太需要了,不用费时费力反复跑医院、排队看病,也能够得到指导和检查。”
家庭医生同时也是百姓防病的一线主力。深圳罗湖医院集团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经覆盖30万社区居民。家庭医生李智深发现居民黄先生服用降压药效果不理想,进一步体检后发现黄先生患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H型高血压,及时调整用药改善症状,还指导黄先生改变大口吃肉、少吃青菜、爱打麻将等不良生活习惯。
家庭医生既是健康“守门人”,也是就诊“引路人”,可避免老百姓被网络虚假医疗宣传所骗而盲目求医。《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主动完善服务模式,给予家庭医生专家号源、预留床位、对接转诊、延长配药量,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增强签约服务吸引力。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说:“家庭医生式服务,目的是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位医生朋友,生病了先问问身边的医生朋友。”
上海市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的居民吴玉华自称是所在社区家庭医生黄岳岳的“粉丝”。“他把24小时开通的电话发给我们,他在办公室坐诊,病人总是络绎不绝,不在办公室,就一定是背着包走街串巷上门出诊,或者到活动中心给居民们上课做健康宣教。”吴阿姨说,家庭医生对和谐医患关系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家庭医生以人为中心,面向家庭和社区,以维护和促进整体健康为方向,为群众提供长期签约式服务,有利于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让群众拥有健康‘守门人’。”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傅卫这样定义我国家庭医生的作用。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家庭医生


探访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
新疆开通“空中巴士”助力冬季旅游
全国政协京内新任委员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博鳌亚洲论坛首尔会议聚焦合作与创新等议题
胡塞武装宣布愿为和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山火肆虐后的天堂镇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 搭载发射4颗微纳卫星
马克龙呼吁建设一个更加一体化、强大且独立的欧洲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