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别把高考志愿选择权拱手相让
高考之后,考生和家长即将面临志愿填报“大考”。从去年开始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以后,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似乎更“拿不准”了。在此背景下,高考志愿咨询服务应运而生,“大数据帮你填报上好大学”之类的广告比比皆是,部分“一对一”咨询价格更是被一路炒至数万元的“天价”。(《长沙晚报》A9版)
被炒至数万元的高考志愿咨询费,再度印证了“高考经济”的疯狂。这些年,凡是和高考沾边的商品和服务,其价格无不挣脱了理性的缰绳一路狂飙。大数据填高考志愿被商家吹得神乎其神,但媒体调查的情况却是大数据分析实为营销噱头,咨询机构并无大数据库支持,真是骗死人不偿命。
高考志愿填报被一些人视为“第二次高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应承认,填报志愿也是技术活,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也有一定的专业性,让刚刚走出中学校门的孩子们无所适从。前些年,一些家长会越俎代庖,不大考虑孩子的兴趣和志向而代为填写;这些年,专业咨询机构兴起,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私人订制”模式走俏。
无论是家长包办还是机构代劳,其共同的致命缺陷是考生本人没有主导高考志愿填报。此情况下,即使成功地进入了排名不错的高校和专业,对考生来说也未必是好事。高考志愿是考生认知和审视自我的良机,也是人生第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选择权应牢牢把握在考生手中。家长意见也好,大数据分析也罢,仅仅是参考。否则,一旦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未来为此遗憾的只能是考生自己。
“准大学生”已成年,在亲友和中学老师的帮助下,应该有能力面对这次重要的人生选择。世上最不靠谱的事情之一就是盲目把自己的选择权拱手相让。如果过于迷信咨询机构,被所谓的“大数据分析”“专家一对一服务”冲昏了头脑,很可能付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代价。说到底,考生才是高考志愿的主人,填报志愿的鼠标不能由别人掌控。
当然,这并非否认咨询机构存在的价值,只是提醒考生和家长多长个心眼,理性做出判断和选择。(陈广江)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高考志愿 填报 选择 高考


美国旧金山圣诞老人大聚会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试生产
不走陆路改空降 “圣诞老人”搭热气球出发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开幕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领取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
伊拉克民众集会庆祝击败“伊斯兰国”
探访中国造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
华盛顿点亮国会圣诞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