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把“毕业经济”当做教育提醒
据媒体报道,中国即将迎来“毕业季”,大学毕业生都想以自己的方式留住校园里的美好记忆,毕业聚餐、旅行、写真等“毕业经济”应时而生且非常火热,有些学生的毕业花费超过1万元。
大学生的毕业花费,和日常花费一样,更多是由家庭经济状况决定。对于少数家境优渥的学生来说,超过万元的花费也很难说其有多么奢侈。所以面对“毕业经济”,没法笼统地去评判整体是非,只能以个体视角来看。一个学生的毕业花费,有多少是理性权衡过的,有多少只是情绪性的攀比盲从,这是每个学生更该扪心自问的。
会不会花钱,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朴素标准。在结束大学生涯这样的人生重要节点,上演“最后的疯狂”在感情上完全可以理解,别人也无权指手画脚,重要的是个人权衡,花多大的代价为情绪买单是可以承受的。尤其重要的是,要开始明白所有的花销,得是自己能承受的,而不是继续心安理得地转嫁给父母。
毕业,通常意味着“啃老”岁月的终止,要尽可能自己谋生、寻找自我实现的道路。在毕业时间,讨论“毕业经济”的最大意义可能也在此。尽管多数大学生早已成年,但并没有摆脱对父母的经济依赖,因而在思维上很难做到真正的独立,而从毕业季开始,无论有没有找到中意的工作,都要开始学会转换思维,以一个独立人的身份考虑自己的消费和人生。
这也是舆论关注“毕业经济”的重要原因。本来一个成年人怎么花钱,毕业怎么聚财、旅行、写真,都无需别人操心。但相比于国外孩子从中学开始就打工,就开始培养独立的花钱意识,国内孩子在这方面普遍存在不足。这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观念有关,家长和老师关注更多的是学习,多数孩子接受的教育就是只要读书考试,需要花钱的一切都可以父母代办。在这样的氛围中,很难培养起健康的花钱理念。
如果说“毕业经济”中,存在一些面子观念、从众心理导致的不必要消费,也正是反映了过去教育在这方面的欠缺。一个有理性、有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在毕业花费这样的小事上根本不需要别人的提醒。所以从家庭到学校,更该从中汲取的教训,是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上应更有所侧重。一个从小独立的学生,不会在毕业花费时突然犯浑;反之,不能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学生,也很难一毕业就突然变得理性成熟起来。
各人家境不同,不能简单以花钱多少判断一个人的消费是否理性,但大学生如果把毕业当做真正的独立或成年标志,就应学会以成熟的姿势庆祝过渡,而不是以任性花钱的方式留下回忆。“毕业经济”是一面镜子,可以看出如今大学生是否理性和成熟;也是一个提醒,提醒今后的教育理念需要及时调整,致力于培养更理性成熟的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毕业季 毕业经济 毕业花费


美国旧金山圣诞老人大聚会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试生产
不走陆路改空降 “圣诞老人”搭热气球出发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开幕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领取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
伊拉克民众集会庆祝击败“伊斯兰国”
探访中国造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
华盛顿点亮国会圣诞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