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村干部微腐败需要重惩罚
记者近期在多地采访发现,一些地方基层干部特别是村组干部频频将“黑手”伸向扶贫领域,使脱贫对象的“获得感”被严重剥夺。除了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涉腐基层干部惯用的违法手段外,一些“非典型”的“回扣式”腐败,正在成为基层干部蚕食群众利益的新变种,即“给你争取一碗肉,你得让我喝口汤”。多地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反映,相较于扶贫领域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对人数更多、范围更大的村组干部“微腐败”,惩处起来掣肘颇多,力度也显不足。
村干部如此嚣张,一方面有“土皇帝”意识,觉得山高皇帝远,监管部门很难管;另一方面是惩罚轻,认为自己的行为属于“微腐败”,不可能受到重罚。村干部的类似想法并不是空穴来风,相反,可能是“宝贵的实践经验”。据了解,近年来判处的基层干部腐败案件,由于涉案金额较小,逾八成最终被判处缓刑。缓刑对于村干部来说,毫发未损,自然不会形成震慑效果。
本来,对于村干部来说,最大的监管力量就是村民,可现实是,村民的监督力量十分微弱。在一些地方,村干部都是所谓的“能人”“强人”,有的通过家族势力维系村组治理秩序,而考虑到“抬头不见低头见”,村民往往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有的村民即便反映了情况,当有关部门去调查时,他们又不敢出面举证,怕被打击报复。村民的软弱和担忧,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村干部的嚣张。
村干部的“微腐败”,对村民来说,危害却很巨大,不仅指望不上村干部带领自己奔小康,反而要受尽其欺凌。因此,对于村干部“微腐败”,必须零容忍、快处理。既要选好村干部,管好村干部,在监管上多下功夫,也要加强惩罚力度,对影响恶劣的扶贫领域腐败案件,严格缓刑的适用范围,以严格、适用的司法严肃处置,发挥震慑作用。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村干部 微腐败 重惩罚


中国十佳劳伦斯奖颁奖盛典 孙杨丁宁获最佳男女运动员
维也纳:圣诞市场气氛浓
康熙几何“课本”亮相内蒙古
24小时书店现身河北 市民乐享“文化”夜生活
沙特在首都上空拦截一枚导弹 网友拍下画面
海南海事局南海救助局开展首次海空联合巡航
柏林民众纪念圣诞市场恐袭一周年
安理会再次延长跨边界向叙利亚提供救援授权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