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洪灾”谣言涌来,要有科普“防洪堤”
据报道,6月16日,牡丹江男子崔某在朋友圈散布牡丹江要下特大暴雨的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
到网上搜索发现,前两天这条“要下特大暴雨”的谣言有黑河、海口、厦门、泉州、泸州等多个版本。被行政拘留的涉事男子,也是看到了这条信息,擅自在信息中加了“牡丹江”字样,变成了一条指向当地的谣言。
现在没办法确证,“刚刚市里开了全市防汛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今天晚上开始至明天有特大暴雨(有可能有1998年那么大洪水)……”的消息究竟出自谁人之手,而无论如何,对这类消息要审慎对待,不宜不加核实、甄别就传播。
结合现实语境看,数地“要下特大暴雨”的谣言,总能获得广泛传播,似乎跟今年春夏以来全国多地降雨偏多情势吻合。据《经济日报》报道:6月14日至16日,我国南方遭遇入汛以来最大范围的强降雨,一些地区的雨情、水情、灾情超过历史极值。而今年三月份以来,不断有媒体报道:“今年一季度气候与1998年相似,降雨量同比翻几倍”、“长江流域今年3-5月的水情、雨情主要特征与1998年十分相似”等。
有些地方难排除发生区域性、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而每当暴雨袭来,网友刷屏晒“海景”图片,也刺激着人们对气象信息关注度的提升。这个时候,气象部门、防洪抗旱指挥部门还有专业人士,或许也要更多地站出来,关注到人们的恐洪心态,对气象知识科普和信息解读不妨更到位,也增强公众的防洪防灾、安全自救知识,让人们对大洪灾的发生前提和应对情况心中有数,而不至于偏听偏信。
事实上,上述“洪灾”谣言就提到,“家有住危房和河边低洼地带、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旁的亲戚赶快通知,今、明两晚到别处居住,在低处开门面的赶快抓紧时间将商品转移至高处;今天白天大家储备好用水,大暴雨后自来水可能会浊二、三天!车辆不要停在低洼地带。”这些内容是防洪知识干货,对民众来说相当受用,同时也是科普稀缺地带。
当谣言夹带这类安全自救知识传播时,很多人也会视同好心提醒热衷扩散,特别是在强关系的微信上。而把这些知识多多普及,也能减少这类裹着“温馨提示帖”面纱谣言的传播力。
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一条语义模糊(有可能有1998年那么大洪水)、对于“暴雨”程度缺乏科学数据支持,也未提到职能部门有何应对措施的文字,不可能出自官方通知或文件。
就此看,有关地方、部门在这类流行谣言传播时,抓住传谣者固然重要,及时通过“双微”等平台予以解释澄清也很有必要,在这方面,泉州、厦门有关方面都做得不错;而在此之外,很多地方、平台也不妨据此总结出跟现实气候贴近的“汛情灾情帖”真伪识别技巧,及时提供便捷权威的证伪信息,在公众关心的话题上,利用“互联网+”多主动出击,多些信息服务,占据跟谣言赛跑中的主动权。
□廖保平(媒体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洪灾 谣言 防洪堤


中国十佳劳伦斯奖颁奖盛典 孙杨丁宁获最佳男女运动员
维也纳:圣诞市场气氛浓
康熙几何“课本”亮相内蒙古
24小时书店现身河北 市民乐享“文化”夜生活
沙特在首都上空拦截一枚导弹 网友拍下画面
海南海事局南海救助局开展首次海空联合巡航
柏林民众纪念圣诞市场恐袭一周年
安理会再次延长跨边界向叙利亚提供救援授权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