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12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五十三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五十三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全国政协“推进禁毒工作社会化”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全国政协常委,广西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刘慕仁:发挥心理矫治在戒毒康复中的作用
毒瘾难戒关键是心瘾难戒。戒毒治疗光靠药物治疗、法治教育和劳动教育来激发吸毒者的毅力和决心是不够的,一定要借助科学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来矫正吸毒者的行为和重塑吸毒者的人格。目前,心理矫治在整个戒毒治疗中的状况不容乐观。很多戒毒机构没有开展心理康复工作,有的机构虽然开展了,但专业化程度不高,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此,建议:
一、 树立戒毒新理念。2004年,国家禁毒局提出“吸毒人员是违法者,也是需要治疗的患者,更是社会的受害者”。吸毒者是病人,他们戒毒是个痛苦漫长的过程。戒毒工作人员应坚持“人是可以改变的”的戒毒信念,在戒毒过程中以尊重、帮助、关爱为理念,为戒毒者提供各种治疗和服务。全社会要对戒毒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要理解戒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仅需要一定的戒毒时间保证,还要有一个科学系统的治疗过程。
二、 建设高素质的心理矫治队伍。要将心理矫治作为戒毒康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戒毒机构及社区戒毒均应把心理矫治工作纳入戒毒工作中去,要对戒毒机构工作人员和社区禁毒社工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使其提高对心理矫治重要性的认识和专业知识的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立专家志愿者队伍等方式,将心理矫治专业人才引入戒毒工作中,对处在不同戒毒时期的戒毒人员结合不同时期的戒毒任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治工作。此外,还要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到戒毒人员的家属及亲属中去,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实施综合矫治。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主委戴秀英:进一步做好社区戒毒工作
研究表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半年内复吸比率高,即出所后半年是防止复吸、实施社会帮教的重要时间节点。此时若能及时接受治疗获得社区帮助,重染毒品发生率会大大降低。所以,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责任重大,直接决定戒毒的成败。对此,建议:
一、 加强戒毒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禁毒工作社会化瓶颈的突破点。建议国家禁毒委会同民政部等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加快禁毒戒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戒毒社工录用招聘、报酬待遇、培训教育、持证上岗及经费保障等制度规范,按比例配备戒毒专职社工。
社区戒毒也离不开志愿者的广泛参与和有力支持。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禁毒志愿服务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以有力的专业组织保障促进禁毒志愿者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社区戒毒专业化服务水平。
二、 推进“稀释氧化亚氮速效戒毒技术”用于社区戒毒。目前,社区戒毒治疗方法单一,社区首选戒毒药物是美沙酮,对人体有伤害;强制隔离戒毒所对人员普遍实施“干戒”,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在实践中发现,稀释氧化亚氮用于吸毒者急性戒断症状效果明显,无明显副作用,可迅速缓解戒毒人员急性戒断症状痛苦,降低猝死、自残、攻击等事件。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郑学炳:推进禁毒工作助力凉山彝区扶贫攻坚
四川大小凉山彝区吸毒贩毒问题突出,且有人陷入了毒品和贫困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把禁毒扶贫全面纳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内容,打赢禁毒这个扶贫攻坚硬仗。对此,建议:
一、 加大扶贫力度,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加大对凉山特色产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发展生态旅游、现代农牧业等特色经济产业。加大对彝族群众低收入家庭的帮扶,实施精准施策,消除毒品犯罪动机产生的物质基础。
二、 大力实施和推进民族地区的教育惠民。强力推进15年免费教育,在彝族地区实行3年学前教育全覆盖,村村有幼儿园,打好9年义务教育基础,实行3年免费职业教育,真正提高就业率。同时,加强彝族妇女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教育培训,大力降低因为无知、不懂法、无技能而参与吸贩毒的现象,消除毒品犯罪产生的精神基础。
三、 加强基层建设,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应配齐基层警力,适应当前打击毒品犯罪所需警力。同时,加大法律和禁毒防艾等知识的宣传力度。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进行生动通俗的汉彝双语的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禁毒氛围和预防基础。也要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和家族支系的作用,落实禁毒工作网格化管理,建立自管自建的乡规民约,切实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禁毒 工作 戒毒 社区 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