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北京一高中"学霸班"28人高考 19人考上清华北大
访古游学:虔诚的“拜坟之旅”
高一、高二每学期一次的人文游学,也是“人文实验班”的特色之一。
说起这项活动,班长王安磊很是兴奋,“行万里路是读再多的书也替代不了的。”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高二那年的江南之旅,当时因为安全因素,区教委禁止了远途游学,是教学处于鸿雁老师的一再坚持、据理力争才促成了他们顺利成行。追寻先贤的足迹,他们在西子湖畔祭拜岳飞、张苍水,在会稽山下寻访王羲之、王阳明。“每到一个地方我们先举行祭拜礼,然后齐诵先哲们的文章,我记得在王阳明墓前读的是《瘗旅文》”,王安磊说,正因如此,同学们总将游学戏称为“拜坟之旅”。
“在华夏古老的土地上,在先人的墓前,与古人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交流,你会感到中华民族是有魂的”,考入北师大历史系的林彦兴这样形容游学的体会。现在,他自己也养成了访古游学的习惯,“寻找先人的足迹,感受中华文明的底蕴”成为了他独特的乐趣与追求。
但“拜坟”可远远不是游学的全部任务。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团支书朱丹告诉记者,在活动的组织上,班里有着一整套完备的分工方案。“我们有行程策划组、行前册组、开营式组、导游组、摄影组、宣传组、后勤安全组等等,每个同学都需要承担一到两份工作,让整次游学完美地运转起来。”
两年中,他们游燕京、下江南、走西北,江南婉约的小桥流水、西北粗犷的戈壁沙漠,都为他们的高中生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游学过程中,还要穿插老师的授课与同学的交流探讨,往往都要进行到晚上九点以后。同时,同学们当晚还要在学校教学平台上撰写当天的游学日志,供大家相互启发交流。
“游学不是旅游,而是一种行走中的学习”,夏鹏强调,游是手段,学才是目的所在。
日常课间:谈笑皆“鸿儒”
学业紧张的高中生涯,课间休息是每天难得放松的时刻。而“人文实验班”的同学们放松的方式却有点“别具一格”。
王安磊是在高二文理分班时进到“人文实验班”的,然而,刚来的第一天,他就被班级课间的氛围“震慑”了。“有几个同学在聊魏晋南北朝,从皇帝到文人雅士,都是非常学术的问题,如考古发现,皇权与贵族权力的此消彼长等,还有一些政治热点问题。”渐渐地,他发现,这些艰深的问题在这个班里居然能被聊的很深很广,“像这样的问题,在其他班级要么容易浮于浅表,要么根本就谈不起来”。
而谈起课间时光,班主任夏鹏笑称:“那可比上课痛苦多了!”原来,同学们的下课时间也是老师们最为忙碌的答疑时间。“下课铃一响,同学就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办公室来”,夏鹏告诉记者,同学们在提问方面使出的“洪荒之力”,使他感到“亚历山大”,为了能镇住这些“好奇宝宝”,看书学习也成了他工作之余最紧迫的任务。
在担任过两年班长的缪舜眼里,班上的同学大多有着清晰的未来规划和鲜明的个性特点,且兴趣多样,涉猎广泛,平时聚在一起,文学、历史、艺术、时政,无所不谈。“大家之间也会有不同观点的碰撞,但更多的是各抒己见,气氛比较轻松”,缪舜觉得,互相尊重个性差异,各自都有比较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是同学们的显著特点。
再过几天,全班30名同学即将踏入不同的课堂,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而对于他们来说,三年人文学习的经历,带来的是一生的财富。
“在这个班的三年对我人格的完整起到了重要作用,人文班教给我要有大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林彦兴说,他已经决定将历史教育作为毕生的事业,“把更多历史的真相传递给更多的人,将中华人文精神的火种传递下去”。
“社会是残酷而充满诱惑的,与学校不大一样。我希望他们能做一个有能力的好人。 好人 是指不同流合污,不要因为私欲的膨胀而伤害他人,给这个社会做减法; 有能力 是指他们能够对这个世界有益,能够给社会做加法。我觉得这就够了。”班主任夏鹏对记者说道。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学霸班 清华 北大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