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山东考研四千人上辅导课 凌晨四点图书馆已排队
还有为了逃避就业问题而选择考研的。他们认为一个985、211名校的研究生要比一个普通二本的本科生在就业市场上存在多得多的优势。“不考研的话,工资低呗。”曹珊珊说。
“我就是为了再玩3年。”吴勇称他考研是不想早早进入他认为很“残酷”的社会。虽然还没有确定考研的目标学校,但是他把学校位置圈定在“东南沿海”。
“山东是孔孟之乡,山东人就是在应试教育上有优势,浪费掉这个优势可惜了。”刘集对澎湃新闻说。他的观点也有不少学生提到,他们认为自己继续学习不但是本人的愿望也是家族的期待。
对于学生们的考验热情,上述培训机构校长表示,这些年来,参加考研培训的学生有增无减,主要是因为山东有这个氛围,受儒家的思想影响比较大,“再加上这几年就业形式比较严峻,倒逼很多学生考研。还有就是山东高考特别难,但有的学生一开始就对特定的学校有梦想,(考研是)为了高中时的梦想。”
专家:有学校办学导向就是提倡考研改变出路
济南考研热只是山东考研热的一个缩影,曲阜师范大学曾经在2004年就被《中国青年报》称为“考研基地”。2014年,曲阜师范大学在央视的报道中依旧难去“考研基地”的帽子。据今年4月《齐鲁晚报》的报道,临沂大学最牛考研宿舍12名女生全部考上研究生,类似这样的新闻在山东并不罕见。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和2016年,山东都是研究生生源第二大省,仅次于河南省。
另据教育部数据显示,山东从2005年起,考研报考人数就已达11.1万人,此后曾长期处于上扬状态,2005年至2013年间曾长期稳坐考研第一生源大省的位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8月16日对澎湃新闻表示,山东是教育大省,不但有考研热,也存在艺考热等现象。
“考研是山东考生的教育选择和教育权利。”他认为,应该尊重学生的这种权利。每一个人的选择都有他自己的理性,包括因为拖延就业而进行考研的学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表示,山东学生的考研热和一些山东二本、三本的院校对学生考研的鼓励有关系。他指出甚至有学校办学的导向就是通过考研来改变学生的出路,进入名校以实现身份的转变。
“考研热中比较大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对考研存在盲目,对进行学术研究并没有明确的兴趣,对研究生后的职业规划也不明确。”熊丙奇称,有的学生为了考研而考研,这会导致学生可能考研分高、但专业素质存在问题。他同时指出,把考研当做就业的避风港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样的学生可能在研究生毕业后同样存在就业问题。
“并不是有了更高的学历,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价。” 熊丙奇说,分析自己的兴趣、能力,从而在升学的时候做出自己的规划才是理性选择。
“学习努力,本科不是很好,但是愿意吃苦。”这是某西部211大学文科院系副教授涂蜀对山东院校考过来的研究生的印象,“我印象中的山东二本学校过来的学生,比如德州学院、聊城大学这样的学校出来的学生,学习努力,但是模式略为单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褚朝辉认为,山东考研热与当地风气有关,但他明确反对4000人一起上考研培训班,认为这是在进行批量化生产,要尊重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而这种考研培训机构容易单方面造成学生的应试能力优秀,而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实践能力。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考研 辅导 凌晨四点图书馆已排队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