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钜惠民生 钜惠民生
轨道上的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放大“同城效应”
多层次轨道加速推进,有助于破解“洼地效应”释放“协同红利”
今年12月底,以“更大、更快、更人性”为特征的北京地铁16号线北段即将开通。这是北京市开通的第19条地铁线路。
从最初40对列车的战备地铁,到现在18条线约554公里,单日最高客流超1200万人,北京近年来高度重视轨道交通建设。2011年以来,轨道交通建设每年完成投资超300亿元,占北京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以上。
天津目前已经有5条地铁,通车里程150公里;根据规划,未来将形成138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石家庄地铁规划由6条线路组成,总长约242公里。
密集的地铁网络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专家认为,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城市群还需完善真正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城际铁路;同时,用于连接中心城与外围新城的快速、大容量、公交化市郊铁路发展缓慢。
“目前京津冀区域的市郊铁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北京到河北怀来县沙城的S2线,一条是津蓟市郊铁路。三地都在积极规划,希望补上‘短板’。”“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项目负责人高明明说。
在北京市2009年编制的“市郊铁路网络规划”中,市郊铁路一共有8条。包括北京站到密云,北京站到涿州、三河等多条线路,目前仍在逐步推动。
“中国用10年时间步入‘高铁社会’。我们有理由相信,轨道交通不仅将改变京津冀的交通格局,更将为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变。”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敢平说。
这种变化已经成为现实。在我国第一条城际铁路京津城际的带动下,天津武清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0亿元,这大约是京津城际开通前的6.6倍。
这意味着,轨道交通不仅将打通京津冀交通发展的“经脉”,更将成为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行的“高速路”;对京津冀区域方方面面的影响将日益显著。
“一条轨道线的畅通往往是若干座城市的崛起。”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朱颖慧说,交通和城市功能互相作用、彼此促进,将释放更多的“轨道红利”。
“轨道交通为区域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破解北京周边地区的‘洼地效应’,区域均衡发展目前已经迎来最好的机遇。”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北京方迪智库首席专家赵弘说。
编辑:梁霄
关键词:京津 轨道 区域 北京 区域 城际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