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读图今日读图

央视披露聂树斌案 11年珍贵原始录像资料曝光

2016年12月12日 09:15 | 来源:人民政协网综合
分享到: 

2005年春节前,荥阳市索河路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获得一条线索,这个砖厂里一个姓王绰号“大王”的工人行为很反常。

石国斌(河南省荥阳市公安局索河路派出所指导员):有一个外来工人,在这个砖厂已经生活五六年了,春节期间逢年过节从来没回去过。


央视披露聂树斌案5

央视披露聂树斌案


李建明(河南省荥阳市公安局索河派出所所长):平时咱民警去清查暂住人口的时候,他自己就躲起来了,然后是如果看见警察警车,从这儿过的时候,他就钻到玉米地里了,或者钻到庄稼地里了。

“大王”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跟人接触,砖厂一起干活的工友只知道他是河北人,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大王”也从来没跟人提起过他老家的情况,多年来他跟妻子以及两个孩子就住在砖厂的一处工棚里,“大王”的反常表现引起了派出所民警的警觉,派出所民警决定先摸清大王的真实身份。2005年1月17日晚上22:00多,民警敲开了“大王”居住的房门。

河南省荥阳市公安局索河出派出所民警:检查身份证,找找,他没有身份证,说到所里调查一下跟着就走了。

“大王”年龄大概40岁,没有身份证,也没有暂住证,在派出所里,“大王”说,他是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某村人,叫王永军。

石国斌:经过上网查吧,上网查他的身份时,查不到这个人。

民警随即又跟邯郸市肥乡县警方打电话核实,在肥乡县几十个同名的人员当中,也没有符合“大王”身份的人,此后“大王”又报了十多个名字和住址,民警一一核对但都对不上号。

石国斌:咱不能说先入为主,就要确定他有什么事情,但是最起码应该把他身份搞清楚。

“大王”是真的记不起来家庭地址还是有所隐瞒呢,派出所民警发现,“大王”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智力和精神正常,民警不厌其烦地核查“大王”的身份,又过了几个小时,1月18日凌晨2:00多,“大王”终于动摇了。在所长的办公室里,“大王”说出了自己的秘密。

李建明:他第一句话就说我杀过人,当时一说杀过人我也比较吃惊。

“大王”供认,他真名叫王书金,当年38岁,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人,1995之前几年间,他在河北老家一共犯下了6起案件,其中4起强奸杀人案,两起强奸案。

路一鸣:王书金跟聂树斌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那是在王书金被河北省邯郸市广平警方带回去几天之后,民警在对王书金交代的6起案件核查的时候发现,王书金交代于1994年夏的一天,在石家庄西郊强奸杀害了一名妇女,然而邯郸警方到石家庄调查的时候,却得知,这起案件早已告破,当地警方在案发1个月之后就抓到了凶手,案发8个月后,凶手已经被判处死刑,并执行了死刑,这个人就是聂树斌。

方审判监督程序,或者说再审程序,遭遇重重阻力的时候,我们可以启动一个异地审查的这个机制,它可以突破这个地方保护主义,第二个呢就是,比如说我们现在最高法院的这种巡回法庭制,同样它也是一个突破这种地方色彩,把司法权变成一个全国性的一个权力,而不是一个地方性权力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制度。

路一鸣:11年的等待,聂树斌的父母已经风烛残年,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聂树斌案的平反虽然是一个个案,但它不是偶然,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司法系统正在以细致入微的态度积极务实的行动,大力落实党中央关于“健全落实罪刑法定一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的要求,不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努力通过具体的个案让每一位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与此同时,聂案的平反也为每一位司法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唯有尊重程序,敬仰法律,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避免法治蒙羞,让正义不再迟到。


编辑:杨岚

关键词:央视披露聂树斌案 披露聂树斌案 央视曝聂树斌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