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中国社科院:老龄法律法规薄弱难助养老服务发展
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是主流意愿
林先生退休之前,是当地一家事业单位的干部,养老金在当地算高的。林先生的夫人退休前是当地一家企业的领导,养老金也不算少。
林先生原本打算,退休后就住在家里,邻居都是熟人,互相也有个照应,实在不行,就请个保姆照顾老两口。
“我也想跟着儿子住,但儿媳妇也是独生子女,亲家肯定也想跟着女儿,我们都能理解。”林先生告诉记者,“万万没想到的是,儿子生了一对双胞胎,一下子打乱了我们的退休生活。”
林先生也知道,儿子回老家生活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但大家都生活在北京,同小区的房价已经涨到每平方米5万多元,在儿子家附近买房子生活的可能性也基本没有。
在林先生看来,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等两个孙子长大后,他们回到老家,老两口的养老金足够生活,还能请保姆照顾。
调查数据也显示,在生活能够自理时,超过四分之三的老人更愿意独住,不到20%的父母希望与子女共同生活。“可见,生活能自理时,独自生活是绝大多数独生子女的父母期望的居住方式”。
在生活不能自理时,愿意入住养老院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老人比例增加,分别为38.66%和34.50%;独住但雇人照料的老人比例为9.33%。
伍海霞认为,根据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当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时,有相当比例的人打算不再依靠子女养老。“基于子女少的现实,部分独生子女的父母更趋于通过社会养老服务的方式安度晚年”。
伍海霞根据数据分析,结合老人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看,受教育程度高、经济状况好的老人,越有可能入住养老院或独住雇人照料;受教育程度低、经济状况差的老人更有可能依赖子女养老。
此次调查还发现,夫妻都为独生子女的家庭,与父母住在同一社区、同一街道、同一区、同一市等距离父母家较近者约占64.15%。总体上,已婚独生子女与父母同住或住地离父母家较近已经成为独生子女家庭亲子居住安排的主要特征。
伍海霞认为,亲子共同生活固然能较好地满足老人在日常照料与情感慰籍上的需要,但子女工作、就业的需要,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差异又不可避免地使部分独生子女婚后不与父母共同生活。
“鉴于此,除亲子同住、老人入住养老院外,子女住在父母家附近、父母居家养老、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方式,不失为城市老年人养老的理想方式。”伍海霞认为。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超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关于居家养老,已经在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五条第二款中得以明确,即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养老 服务 社区 老年人


欧盟和土耳其领导人会晤同意加强对话
东南亚网约车企业Grad收购优步东南亚业务
美国宣布将驱逐俄罗斯外交官
湖北武汉樱花缤纷醉游人
乌拉圭举行训马大赛 比赛现场惊险刺激
哈勃望远镜拍到“恒星摇篮” 新星被蓝雾包裹
墨西哥集中销毁毒品 现场火光熊熊
日本新燃岳火山再度喷发 浓烟高达3200米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