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60.3%受访者认为付费抢票软件是变相“网络黄牛”
45. 9%受访者认为付费抢票是不合理购票方式
“我认为购买‘插队券’在损害购票公平。”季美韵认为,这些第三方抢票平台不过是利用了消费者在春节期间迫切回家的心理。
商勇则觉得,有偿抢票服务的推出是市场运作的结果。“只要我能回家,当然不差那几十块钱,而且服务费也比疯长的机票价钱少得多”。
调查显示,45.9%的受访者认为付费抢票是不合理的购票方式,30.7%的受访者认为合理,23.4%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认为,网络有偿抢票只是解决了部分人购票难的问题,导致通过正常途径网上购票者的抢票成功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市场的不公平。“抢票软件通过技术方式,事先输入个人信息及所购车票信息,代替人工操作,与线下的插队行为并无本质区别,破坏了正常的购票秩序”。
“普通民众根本难以分辨加钱是否真的能提高抢票率。百分之多少是平台自己测算的。不同地区的抢票难易程度千差万别,这种成功率的计算恐怕更多是一种形式,甚至可能存在造假。”季美韵说。
赵占领表示,购买不同的套餐是否真的存在抢票成功率的差异,用户无法直接予以证明,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用户没有抢票软件的后台数据。“抢票软件如果对外宣称某款套餐的抢票成功率可达到某一具体标准,而用户的体验却明显与此相悖,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请求工商部门进行调查,抢票软件的运营方若不能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则可能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
60. 3%受访者认为抢票软件是变相“网络黄牛”
“现在的有偿购票就像是破坏公平的‘黄牛’。”季美韵无奈地表示,“大家又不得不为了回家团聚而利用漏洞。”
“物价部门没说有偿抢票服务是违法的,当前来看,消费者是自主选择。”商勇认为,有偿购票虽然有利用网络的漏洞打法律“擦边球”之嫌,但抢票软件仍然是技术的创新,不能算“黄牛”。
本次调查中,60.3%的受访者认为抢票软件是变相的“网络黄牛”,21.7%的受访者认为它是正常合理的市场行为,18.0%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具体而言,66.8%的受访者认为付费抢票扰乱了正常售票秩序,对自主购票的人有失公平;49.9%的受访者认为没有代理资格而加收费用属涉嫌倒卖车票的违法行为;39.7%的受访者认为存在财产丢失、信息泄露等风险;31.5%的受访者认为能为民众购买火车票争取更多便利;28.2%的受访者认为是针对“抢票难”而发展出来的商业成果。
赵占领表示,判断抢票软件是否违法关键在于有偿抢票的法律性质如何认定。与线下火车票代售点不同,抢票软件的运营方并没有代售资格,也没有相应的车票票源,只能在接受用户委托之后,通过技术方式插队在12306网站上购票。“其法律性质不是火车票代售行为而是代购行为,用户与抢票软件运营方之间是有偿的民事委托合同关系,而目前的法律对此并没有直接的禁止性规定”。
“对于抢票软件等新的互联网购票手段,现有法律没有直接的规定,但其中存在着技术插队带来的不公平问题,这需要12306网站采取相应技术手段来应对。”赵占领提醒消费者,将个人信息提交给抢票软件,也存在因人为原因或者技术漏洞而泄露的可能性。(实习生 韩雪莹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园春)
编辑:梁霄
关键词:付费 抢票 软件 网络 黄牛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