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打工仔3年获23项国家专利 无薪创新助公司起死回生

2017年01月23日 09:42 | 作者:洪克非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我们这个锻铸造行业,技术要求原本不高,所以利润也不高。以前,我们这里的工人一个人只能管一台机器,现在,每个人至少可以管两台机器,多的可以管3~5台。通过技术改造,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增加了整体利润。”公司董事长肖晚生反映,厂里有70%以上的机器,都是经陶圣恩亲手改良的。

风扇前壳铣床是福顺公司必不可少的一套设备,但是该设备有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必须得有人守着,费时又费力,为了能最大限度发挥设备的作用,陶圣恩决定拿它“开刀”。

福顺公司员工刘生目睹了这一经过。他说,改良这套设备的时候正是7月,全年最热的时候,而且蚊子特别多。陶圣恩每天晚上在办公室里面对着电脑查资料、画图纸。担心汗水滴下来弄湿图纸,他就在脖子上缠着一块毛巾。白天,就把设计好的图纸在设备上反复实验,包括一颗螺丝的安装他都要亲自动手。两个月下来,陶圣恩整整瘦了15斤。

改良设备虽然成功了,但是陶圣恩并不满足,他一边结合工厂实际,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进行实用型产品的开发;一边将自己的科研产品向国家申请专利,使自己的设计得到法律保护。

自2013年9月3日第一次拿到《射芯机的砂模架》的国家专利证书起,截至2016年11月底,在不到3年里,他已领到了《卧式多级泵出水段铸件》《平衡机的去重装置》《风扇前壳钻孔机》《风扇前壳铣床》《风扇花兰的钻孔固定装置》等23项国家专利证书。其中,有20项实用型专利,3项发明型专利。

拿了这么多专利的陶圣恩早已是别人眼里的技术大师,但是只有他自己清楚,仅有中专学历的他要比那些专业人才多付出数十倍的努力。

“我没有上过大学,有时候面对客户提出的问题一筹莫展。但是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我都会一一记录下来,然后针对遇到的问题去找解决办法。”陶圣恩轻轻地打开抽屉,大大小小的50多个笔记本映入眼帘,有的纸张已经泛黄。

“这些笔记本见证了我的学习历程,上面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还在找办法解决。”陶圣恩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们对我来说就是珍宝。我就是喜欢钻研它们。”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打工仔 国家 专利 创新 公司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