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读图今日读图
老师买车向学生众筹 称因老婆孩子晕车很痛苦
着实,相比起其他某些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中学教师的工薪虽不算很高,但也绝不算太低,至少维系正常家庭生活质量还绰绰有余,但如果没有一个正常心态,刚刚购置了新房,马上又想添置汽车,随后可能还会有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即便是再多的合法收入,恐怕也难以填满欲望。老师的这一行为,用道德的眼光看是在向学生“借钱”或“众筹”,严格意义上说,这是在凭借老师的权力在向学生“索贿”。因为是自己的老师,或出于感恩或据于面子,看到老师在平台上向自己“众筹”,即使再不情愿恐怕从心理上也难以拒绝。而且笔者也注意到,在“众筹”发出之后,不仅立刻收到学生的上千元“众筹”,对于收到信息没有转账的学生,老师还将其删除了“朋友圈”。虽然“酒醒”后的老师也深感愧疚并将收到的红包一一退回,但这只是避免了更大的错误,而不能因此就可以获得理解和原谅。
老师买车向学生众筹
常言说“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既然我们选择了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就必须恪守这一职业的“行规”和道德准则,而教师的道德标准再鲜明不过,就是要恪守为人师表的本分,不能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自己却“表里不一”,在与毕业学生聚会把酒畅谈到时候,可以“酒后吐真言”,但对于学生某些不正确的观点、提议,即便是出于“关心”老师,恪守师德底线的老师,也会立刻清醒认识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而涉事这位武宣老师非但没有“不为”和拒绝,反而让师德瞬间决堤,竟然为买车真的向学生发起了“众筹”。师德如此脆弱到不敌一杯小酒的“侵袭”,不能不让人深思。
市场经济环境下,物质生活的丰富让社会充满了太多的诱惑,所谓“欲壑难填”,人的欲望如果缺少道德法规的约束,很容易带来心态失衡和难以满足。平心而论,教师和教育从业人员的收入在我们整个社会中并非出于下层,虽比上不足但比下绝对绰绰有余,只要端正心态知足常乐,恪守师德也并不是太难,问题的关键还是师德教育的薄弱和整个社会的心态失衡,每个人都希望有房有车却又想以极少的付出换来更多的回报,如何矫正这种较普遍存在的畸形浮躁心态,让师有师德各守各的“行规”,更需要包括教育在内整个社会的认真思考。
“众筹买车”事件是师生关系庸俗化的一个丑陋缩影。古诗《君子行》曰:“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我们无法要求老师都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君子,但即使作为一个俗人,也应懂得避避嫌,别把师生关系当成可以捞取好处的工具。此系个案,但敲响了师德警钟。
编辑:杨岚
关键词:老师买车向学生众筹 买车向学生众筹 老师买车众筹 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