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让“光明”的梦想落地生根--80后女博士王瞾的创业路
快速成长 与企业一路前行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引进一批人才,有时就能盘活一个企业。解江冰表示,对于创新型民营中小企而言,最需要人才,也最能让人才发挥真正的作用。
在爱博诺德近六年,王瞾全身心投入系列人工晶体的光学设计工程研发,设计出多款具有创新意义的高性能眼科产品。她提出的“高次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后凸面形三点稳固式结构”、“边缘等厚”和“0色差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等设计概念,使国产人工晶体比国外同类产品更趋完美。
王曌已独立或联合申请各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30余篇,其中PCT国际发明专利2篇。如此高频高质的创新,是她从未设想过的。从一名普通研发人员,到技术总监;从高校的女博士,到硕果累累的80后创业者,国家支持“双创”的良好环境,让王瞾与她所在公司一起迅速成长。
据解江冰介绍,第一代产品普诺明A1-UV人工晶体上市三年来,销量已达13万片左右,而公司完成三轮融资后预计2019年上市。“创业型公司,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有那么多的事情可以去做。”如今,王瞾带领一支十余人的研发团队,向着更高目标前进。在不断产品创新过程中,她的个人获得感也越来越强。
曾作为项目负责人跟台手术辛苦一上午累至低血糖,也曾为新产品的临床实验忐忑而整夜不眠。创业工作挑战与成就并存,而这正是王瞾感受的人生意义。“自己研发出来的产品第一次植入人眼,患者术后第二天视力恢复,我觉得真的是太有成就感了!”
高视野、广平台 让人才留下来
如果说,是80后年轻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梦想,让王瞾选择了放手一搏南下创业;那么,北京昌平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土壤,则将她留在了这里。
王瞾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陈丽 摄
2015年,王瞾通过北京市双高人才引进政策正式落户北京。这一年,她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青年骨干人才”、“昌平区十大优秀青年”,成为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第一批专家陪审员。2016年,昌平区政府更将她推荐为年度“北京榜样”。一系列的资源和机会,让王瞾感慨:“高视野、开阔的条件对我自身的成长,帮助特别大”。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光明 梦想 女博士 王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