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中国农民工自学成数学高手 国外工作月入过万元
现在已在国外工作
广州日报:出名之后生活有哪些改变?
余建春:改变很大。像我现在的这份工作,就是采访过我的一名记者介绍的。他有亲戚在香港,提供了一个工作机会。我如今在东南亚的一个国家工作,职业是数据分析师,收入比国内要高一些,每个月有1万多元收入,比以前的每月三四千元要好多了。
所以,我要感谢很多人。还有就是现在大家看我的眼光变了,以前大家都觉得我是个异类,觉得我不务正业,说你一个农民工还装什么,还去研究什么高深的数学问题。但现在不会了,媒体报道我也算为我正名了,我是个有点追求、有些想法的年轻人。这一点对我也很重要。
春节回国想找女朋友
广州日报:你不是在国外吗?最近怎么在国内?
余建春:春节期间我要回河南相亲。前后见了3个女孩,都没成功。
广州日报:为什么着急相亲?
余建春:我今年都34岁了,在老家这边算是超大龄青年。
今年我最大的任务就是要找个对象结婚,越早越好,拖不起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跟我工作地点在国外有关,女方不一定愿意到国外生活。
广州日报:你对找对象有什么特殊要求?
余建春:我哪里敢有什么特殊的要求,长相普通就行,性格能相处得来,25岁以上,不嫌弃我就好。甚至我去女方所在的城市工作也无所谓。
从没想到会出名
广州日报:看过《心灵捕手》这部电影吗?
余建春:媒体报道后我去网上下载了这部电影,但看了几分钟就没看,因为要收费,我当时月工资才2000多元,没舍得。
广州日报:还记得去浙大给教授和博士们讲课的情形吗?
余建春:当天我还旷了一天工。搭地铁转公交,再步行前后花了将近两小时。但想到能够有机会和专家切磋,我很兴奋。当天我穿着一件灰色格子T恤,进入教室前紧张得不行,还专门到学校的卫生间用冷水冲了两次脸,但手心还是冒汗。我一紧张,我的普通话中带着河南腔,也不知道他们听懂没。
我推演了自己的5个发现,从上午10点半一直说到12点,我也没看资料,数字和公式都在脑子里。我演示完后,浙江大学的蔡天新教授认为我的想法挺新颖,他说推演的5个发现中,有两个亮点:一组“卡迈克尔数”的判别准则和一系列高次同余式。
编辑:梁霄
关键词:中国 农民工 农民工 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