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黄河女儿”马朝红:“湿地精灵”的守护神
20多年来,孟津黄河湿地的鸟儿几乎每周都能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起初,只是一位老人;后来,多了他的女儿;如今,只剩下女儿自己。
女儿名叫马朝红,48岁,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的一名管护员。她和父亲一道,接力守护着这方脆弱的生态系统,守护着上百种鸟类的家园。
在他们的努力下,这里的生态越来越好,鸟儿越来越多。这里的村民称她是“黄河女儿”,是这些“湿地精灵”的“守护神”。
文/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李亚楠
冲锋衣、双肩包、三脚架、望远镜、笔记本,这是马朝红的标配。
冬日,黄河滩刺骨的寒风里,她通过望远镜,静静凝视着远处河面上成群的鸟儿。有鸬鹚、赤麻鸭、银鸥、鹭鸟等,许多鸟儿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迁徙途中,在此短暂落脚后,还将继续遥远的旅程。
坚持
18年如一日观鸟、护鸟
10只、20只、143只……马朝红掏出笔记本,用冻得发僵的手,飞速记录下观测到的鸟类数据。通过长期观察,她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扫一眼,基本就能判断出一群鸟儿的数量,八九不离十。
这样的工作,马朝红已经重复了18年。1999年,她辞去洛阳市区的工作,回到成立没几年的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跟随父亲一块观鸟、护鸟。
起初,他们只有自行车,要跑完59公里长,0.5至5公里宽的黄河湿地,最少需要三天,她便和父亲一块带着干粮,吃住在路上。
观测中的收获也常常让她忘掉艰辛疲惫。2001年冬天,在观测灰鹤时,马朝红忽然遇到了40只大鸨,这种陆地起飞的最重鸟类之一非常稀有,已经好几年没在孟津黄河湿地见到过了。
“见到的那一刻,太激动了,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感觉再多辛苦也是值得的。”马朝红说。
马朝红对鸟的热爱,很多人并不理解。她说,观鸟能给人一种愉悦感,鸟类的很多行为和人是一样的。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是地球的精灵。“观鸟其实就是在关注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护鸟其实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编辑:梁霄
关键词:马朝红 湿地 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