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情人节礼物变迁:玫瑰谋“变身” 示爱红包受青睐
送花、送香水、送旅行、送红包,你的情人节礼物准备好了吗?从以量取胜的鲜花玫瑰;到以精致装饰和搭配礼品博眼球的“艺术品”玫瑰;再到一场浪漫“私奔”或一个表白的红包,西方情人节在中国已逐渐告别“玫瑰+巧克力”的传统互动方式。

2月13日,情人节将至,在长春市销售鲜花的商家们为吸引顾客眼球,奇思妙想,香皂花、玩偶花、彩色花应有尽有,创意十足。 张瑶 摄
玫瑰仍是过节标配 越没确定关系越舍得花钱
作为一个“很会过”的90后,王轩早就把大学女友成功转正成老婆,毕业4年他们一直保留着学生时代的过节方式。“吃顿大餐必不可少,礼物可能是衣服、首饰或者一次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王轩坦言没送过玫瑰花,太不实用,钱还不少花。
而在杨菲近三年的情人节里,玫瑰花从未缺席,“大餐+玫瑰+礼物”的组合就是过节标配。
“重视情人节并非刻意,因为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就是2月14日,结婚三年,老公每年都会准备好玫瑰花和礼物。”被问及会否拍照发到朋友圈“秀幸福”时,杨菲犹豫了下说道,以前会的,现在就自己默默记录,不想给别人带去困扰。
一位大型鲜花配送企业的品牌负责人告诉中新网记者,过情人节,玫瑰绝对是刚需,卖得最好。“由于商业模式的革新,情人节已不再是最不可或缺的利润点,但从实际销量上看,情人节前夕依然是销售旺季,限定礼盒在节前一周就所剩无几”。
“情人节绝对是一年中销量最好的日子。”在北京拥有四家鲜花门店的花店老板曾小姐说,2月11日-13日三天的鲜花销量能顶上平时一个月。
对于记者关心的消费者集中预订的时间段,曾小姐表示,一般不会太提前,预售量集中在节前一周,节前3天则是传统销售高峰。
开店三年,曾小姐每年情人节都会在店里帮忙,她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年头还是有很多人在乎仪式感”,情人节当天,越是没有确定男女朋友关系的,越是舍得花大价钱买花;没结婚比结了婚的送花更积极;老夫老妻为了搞点浪漫,老公可能只买两、三朵玫瑰意思下。
编辑:梁霄
关键词:情人节 礼物 变迁 玫瑰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