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成都老人患老年痴呆忘记一切 却依然写信找姐姐

2017年02月21日 14:07 | 作者:宦小淮 | 来源:成都商报
分享到: 

亲戚:袁兴玲去了加拿大

袁兴明的表哥李竟成说,袁兴明还有一个妹妹,很早就去世了。袁兴玲去了加拿大“支教”,再也没有回来。随着袁兴明的父母相继离世,其状况越来越差,把自己锁在家里,和这个世界断绝了往来。 “他的姐姐如果还在,就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在李竟成弟弟李康宁的家中,还保存着表姐袁兴玲的黑白照片。一张照片背后写着:“康宁表弟惠存,西湖名胜,平湖秋月,1969年9月于杭州西湖。”李康宁记得,表姐夫向美林毕业就到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外事局。这也是表哥信中反复出现“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的原因。他推测,表姐英语好,后来在姐表夫帮助下去了加拿大多伦多“支教”,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袁兴明的妈妈,李康宁喊三娘,在春熙路一家针灸馆行医。他听三娘讲过一些表哥袁兴明的事情。袁兴明从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后,李康宁去成都火车站接他,表哥将一张托运单子交给工作人员,大大咧咧走了出来,李康宁赶紧跑去跟着工作人员,一清点,原来是几大箱书。

会拉手风琴,会唱歌,一米八几的大个子,袁兴明在表弟心中一直是一表人才。“他翻译了很多国外的医学期刊,英文特别好。”经过生活的磨砺后,一表人才的表哥再也回不来了。退休后,他更是将自己关在家里,和表亲之间也断绝了往来。

一眼认出老照片上的姐姐

“三娘在的时候,什么事都不让表哥碰,所以他根本没得自理能力。”表弟妹窦大娘曾经在窗户边喊,“兴明表哥,开开门。”里面一直没人应声,直到窗门出现一个人做饭,水没开,面条就扔进去,窦大娘伫立在窗台边,黯然落泪。

高大姐说,几年前也有人来找过袁兴明,说是从北京来的,但那时袁兴明已经关闭了通往外界的门,始终没有打开,这或许是他唯一找到姐姐的机会,他错过了。

糊涂、颠倒,袁兴明至今还将他母亲的骨灰存放在家中,算是唯一陪伴他的亲人。窦大娘慨叹,去年他终于打开了门,还问侄儿小学毕业没有。“我儿子都40多岁了,他的记忆还停留在过去。” 窦大娘缓了缓情绪,打开牛皮纸包裹的信封,里面的信件上,袁兴明表达了想要出国的想法,地址却重复着“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那是袁兴玲曾经住过的地方。

和信件放在一起的,有袁兴明青春时的模样,也有他姐姐的年轻时光。“杭州西湖、上海外滩……”2月20日,当老人看到这些老照片,一眼认出了姐姐,甚至能说出照片上的地方。但对于其他问题,他不回答,也答不上来。(记者 宦小淮 实习生 唐婕)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成都 老人 老年 痴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