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解读 解读
旅游安全事故缘何频发
旅游设施设备运作超负荷
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与旅游市场迅速发展,规模壮大有关。去年国内接待游客已超过44.4亿人次。北京法学会旅游法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广说,由于旅游消费需求的爆发性增长,不仅参加旅游休闲活动的人数、频次大幅增加,而且旅游供给也呈快速增长的势头,在旅游供给和需求都快速增加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重数量而轻质量和轻安全的问题。
郑向敏指出,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活动常态化、平民化,各类旅游设施设备常常超负荷运作,经常出现“过载”现象,各类旅游设施设备得不到定期检查、更新与维护,积累众多风险隐患。去年国庆期间,湖南、安徽等地部分景区游客接待量超过规定的最大承载量,有的景区甚至超标500%。景区的工作人员在高压之下紧张工作,大量硬件设施负荷过重,旅游安全事故容易产生。
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厉新建表示,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与部分景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有关。有些经营部门重经济效益,轻安全投入。团队游方式目前偏于“奔袭”游,极易造成车辆和司机疲劳。一些景区管理员对安全问题存有侥幸心理,事故的发生往往在这些管理薄弱的地方。
风险监测安全监管不到位
在重庆丰都朝华公园游乐场发生的突发安全事故中,13岁女孩被甩出座椅。此次游乐场事故原因是:游乐场相关人员未按规范操作,压肩护胸安全压杠未推到位,没有压实。虽然相关人员操作不规范是引发此次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是公园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等多方面都存在隐患。如果公园方面加强工作人员安全操作监管、加强工作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就能避免不按规范操作的危险行为。
郑向敏介绍说,“旅游活动的相关管理单位存在安全监管不到位、风险预警不及时、应急救援能力差等情况。部分旅游经营单位存在应急预案缺失、安全标识系统混乱等问题,此外,旅游经营单位对本企业内的设施设备、工作人员安全检查、安全技能培训等工作仍不完善,对游客不安全行为管理不到位,对风险的预防与监测工作也需进一步提升。在管理上,应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告知游客可能的风险,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旅游活动常常受到各类自然灾害的侵袭,在偶发性的重大突发事件中,旅游管理单位和旅游经营单位应该加强对风险的监测预警能力,如可能导致重大旅游伤亡的台风、龙卷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旅游旺季时段,应该做出预警,避免大规模人流聚集可能导致的踩踏挤压风险,全方位、全时段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实时监控旅游风险,并对风险过高的地点和区域发布风险预警。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旅游 安全 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