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老人12年资助46人 自家却进风漏雨还与猪舍相连
一诺千金,再难也要守信
被资助的人们并不知道,前几年燕志学夫妇养猪一直亏损,一年拿出一两万元善款非常困难。为此,夫妇俩省吃俭用,有时愁得睡不着觉。
2015年春节过后,眼看就要开学了,几个学生的学费还没有凑齐。燕志学狠狠心,将两个孙女从费用较高的幼儿园转出,省下了6000元,又卖掉几头母猪,这才凑齐2万元,赶在开学前交给被资助的学生们。
“我们应允过孩子们,要供他们大学毕业,就得守信用,许人家的钱怎能不给呢?”吴明彦说。
吴明彦已经3年没有回过四川娘家。“少跑一趟能省下三四千块钱。”她说,“我可以在视频里看到妈妈,也感谢我的大嫂二嫂,将我妈妈照顾得很好。”
捐助别人的事情,燕志学夫妇没有告诉过别人。头几年,他们的父母、儿女都不知道。“怕人家笑话俺憨!自己日子过得紧巴,衣服都不舍得买,还给别人捐款。”吴明彦说。“既然有这个想法,就得做下去,再难也不后悔。”
“我们想通过中央电视台《贫困生大学梦》栏目,再资助7名大学生,这是我们的一个梦想。”燕志学说,“养猪场污染环境,快要拆迁了,我们还想用拆迁补偿款,再贷点款,办个敬老院,也弥补一下这些年对父母的亏欠。”
去年,吴明彦患上了肝炎。9名被资助的大学生得知这一消息后,相约在今年大年初四前来探望。9个孩子“回家”,吴明彦高兴地准备了一桌子饭菜,大家在院子里合影留念,还建了一个微信群。孩子们经常在群里发来问候,不仅嘘寒问暖,还汇报正在做的一些事情。
“厦门大学的小勇发来微信说,他参加社会实践,帮村委会填写土地普查表。”吴明彦打开微信群让记者看。
“本不想麻烦他们跑来看望的。我们资助孩子们决不图任何回报,他们对社会有用,这是我们最高兴看到的。”燕志学说。
编辑:梁霄
关键词:老人 漏雨 猪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