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手机厂商为何爱上“以旧换新”?仅限指定型号更像是营销
关注
为何专门做手机回收的公司并不多
既然手机回收空间如此大,那么为什么做手机回收的公司并不多呢?
首先,回收并处理旧手机是需要资质的。根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企业需要申请“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才拥有处理废旧电子产品的资质。据统计,目前国内仅有100家左右有资质的回收企业。
而如果手机流入一些“黄牛”手中或是进入非正规途径,其危害是巨大的。用户的隐私很有可能被泄露,尤其是安卓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并不能完全抹掉用户信息。同时手机还可能被拆解,再以“新机”的名义直接流入市场,成为“翻新机”。翻新机相比二手手机价格高昂,但品质却相差很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欺诈。
其次,废弃手机的价格估算存在很大困难,主要针对“拆机”、“进水”两种机器。据郑甫江介绍,比如一台较好成色的机器估价3000元,那么一台曾经遭遇过“拆机”或者“进水”的相同外观的机器,仅值1000元。“很多软件或回收现场只能通过肉眼或者软件检测,而拆机、进水是硬件方面的问题,根本无法检测出来。这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是最大问题。”
据他介绍,曾经有回收企业因为被恶意欺诈,回收了价值上千万的拆机进水旧手机,企业从此倒下。不过,目前已经有手机回收平台研发出了一个专用于手机的风控模型,利用大数据对回收的手机进行评估,一旦系统认为该手机存在拆机或进水的风险,便提醒回收人员拒绝回收该机器。“拆机、进水、销赃机,都能用我们的系统检测出来。”
第三,手机货源少、出货渠道不稳定,资金周转不开,也是回收厂商遇到的问题。有中关村地区的回收商为例,“旺季平均每个回收商每天能收20—30部旧手机,淡季则只能收到10部甚至更少。”对此,爱机汇开创了众包模式,与线下手机零售店合作,高价从手机零售店回收二手手机。目前每天可以回收数千台,最高达到5000台手机。同时,每天都对下游渠道以“竞价”模式进行销售,手机库存不超过两天。
展望
手机回收最终将成尾货处理平台
据郑甫江介绍,目前他们正在尝试回收一些线下店铺滞销的“尾货”。再通过B2B平台,分配给其他店铺或者平台,帮助资源合理分配。
实际上,更大意义上的资源分配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国外由于大运营商的资源垄断,使得小的供应商资源很少,拿不到手机。而这种回收模式,可以将国内的货品调度到国外去。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有机构已经与美国的某运营商签订合同,将中国的尾货卖到美国去。(记者 温婧)
编辑:梁霄
关键词:手机 厂商 营销 指定 型号